红焖鱼㬵做法?
红焖鱼胶做法?大家好,我是川厨沈俊豪,我的回答是:“鱼胶”“红焖”,一个并不家常的食材,一个看似复杂的制作,“红焖鱼胶”这个名字,大概让许多的厨房新手,烹饪小白都望而却步,感到复杂而难做了吧!的确,在各大菜系中,鱼胶通常是粤菜中经常使用到的食材,主要用于高档宴席,也出品了许多以鱼胶为主料制作的名菜,例如“红梅鱼肚”“鸡蓉烩鱼肚”“冬虫草花胶炖鸡”等。
而我们今天的主题红焖鱼胶,制作方法就相对简单,只需要将涨发好的鱼胶放入提前熬制好的汤底中,搭配上姜葱提香,少许糖色增色,生抽酱油和味,经过焖煮后就可以食用了。相比之下,这道菜的整个制作过程都不需要太多的技巧,配料的搭配也非常的简单,下面小豪哥就把曾经在饭店粤菜档口学习到的鱼胶制作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红焖鱼胶的做法吧!
专业详尽的美食问题解答,助你制作美味一臂之力,我是川厨沈俊豪,您的阅读就是对我莫大的支持,也是我创作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烹饪知识栏--什么是鱼胶?所谓鱼胶,就是我们日常俗称的“鱼泡”,在书面上一般称之为鱼鳔,鱼类之所以能够在水中自由的上下沉浮,就是依靠它来控制。
鱼胶一般选用大型鱼类的鱼鳔切开后经过干制而成,比如黄唇鱼,鲟鱼,非洲鲈鱼等,所以主要出产在沿海城市,内陆地区不常见,也就有许多朋友不熟悉这个食材。由于鱼鳔富胶质,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所以称之为鱼胶,同时鱼肚、花胶和鱼胶都是一样,只是属于它的别称而已。
另外,鱼胶的食用价值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花胶能补肾益精,滋养筋脉,能治疗肾虚滑精及产后风痉。具滋阴养颜,补血,补肾,的功效。
而现代营养学也认为鱼胶含丰富的蛋白质及胶质,具有强壮机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适宜经常食用。所以鱼胶也与燕窝、鱼翅齐名,是“八珍”之一,素有“海洋人参”的美誉。了解了鱼胶,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制作环节吧:
【红焖鱼胶--家常做法】--特点:鱼胶柔软,咸鲜味美,色泽红亮,营养价值高,丰富的胶原蛋白非常适合女性朋友。【第一步,选料】:
我们制作红焖鱼胶这道菜,在选料方面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个是如何选择鉴别一款好的鱼胶,第二个就是制作鱼胶熬制汤底的原材料。下面我就把这两点分开进行讲解:
【一】:由于鱼胶的食用价值高,受到了许多朋友的喜爱,所以市场上一些不良的商贩就会出售一些假冒劣质的鱼胶,我们平时常见的鱼胶主要有黄花鱼胶,白花鱼胶,安南鱼胶,北海鱼胶等。同品种的鱼胶个头越大,存放时间越久,腥味也就越轻,它的干度越高,涨发后口感就越好,也更易于人体吸收。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小技巧,来避免购买到不好的鱼胶,
看通透度:用手拿起鱼胶,逆光观察是否可以看到手指,可以给人一种通透,透明的感觉;同时鱼胶在制作的过程中,水分会大量的流失,也就提高了鱼胶的密度,密度越高,硬度也就越高;
看纹理:由于鱼胶是鱼鳔的干制品,所以不同种类的鱼胶都有其特殊的纹理,同时老的鱼胶纹理会更加的清晰,直观,如果我们选购鱼胶的时候,发现整个鱼胶非常的死板,没有纹理就不要选择;
浸泡:鱼胶通过浸泡后体积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只是不同品种的鱼胶在浸泡后变大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同时好的鱼胶在浸泡后不会出现松散散乱的情况,而是会保持完整的一块。
【二】:由于鱼胶本身没有鲜味,所以我们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提前熬制一个汤底以增加它的鲜美程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浓汤,或是高汤,在行业中,熬制汤底有一个口诀,叫做“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无肚不白”,不过我们在家里制作的时候就不用这么讲究,用半只鸡搭配一点猪龙骨来熬制汤底就可以了。
【第二步,涨发鱼胶】:
鱼胶是干制品,我们在烹制之前需要用水把它进行涨发,“涨发”指的是将干制的原料通过水,油,盐,等作为介质,使其软化,吸水,膨胀,让后重新恢复成本身的状态,以方便后期加工烹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原材料所适用的涨发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海参适合用水发,蹄筋可以油发,瑶柱,海米适用蒸汽来发,而今天的主角鱼胶,可以适用多种涨发方式,或者两种方式混合发制,为了方便大家在家里制作,今天我们主要讲解如何水发鱼胶。
蒸:将锅清洗干净,锅中加入宽水,放入蒸格;将鱼胶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再倒入水淹没,加入清洗干净姜片适量,最后放在蒸格上,蒸制20-25分钟。(注意:姜片的目的是祛除腥味,如果品质好的鱼胶可以不放;如果是较薄的鱼胶蒸制后则可以直接烹制,厚的鱼胶就要继续进行下一步)
泡:蒸好的鱼胶用干净的清水洗干净,随后放入干净的清水中浸泡至体积变大,整体质地柔软即可。(注意:夏天需要封上保鲜膜放进冰箱冷藏浸泡;浸泡数小时可换水一次)
储存:由于鱼胶涨发需要一定时间,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发一点方便后面食用,涨发好的鱼胶可以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加入清水密封冷藏,每天换水一次,可以存放三到四天左右。(注意:涨发鱼胶不能接触油脂,所以整个过程中都要保证容器,水,和自己的手干净无油。)
*注:今天分享的菜品“红焖鱼胶”,制作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的焖制,为了避免鱼胶成菜后软烂无质感,所以将鱼胶涨发至六成左右即可。
【第三步,熬制汤底】:
前文中我们说到,鱼胶本无鲜味,需要和熬制好的汤底一起焖制使其鲜美,而饭店熬制的高汤颇为讲究,需要老母鸡,老鸭,肘子,猪肚等原料,家庭中这样制作就显得颇为不合,所以接下来也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家常简易版的汤底,同样可以到达鲜美的效果:
准备老母鸡半只砍成大块,猪龙骨2斤砍成大块,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血污备用。(注意:老母鸡可以增加汤底的鲜味,是必不可少的,猪龙骨主要是提升肉香味,可以用筒子骨,排骨等代替)将改刀好的鸡和龙骨冷水下锅焯水3分钟,让后捞出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放入汤锅中,随后掺入清水,水和肉的比例为3:1,水开后转中小火熬煮1个小时以上至汤浓味香即可。(注意:鸡和龙骨要冷水下锅焯水,以便血沫渗出;熬制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姜片适量,不可加葱,因为葱长时间熬煮后会产生酸味)
*注:制作红焖鱼胶后剩余的鸡肉和汤,可以加调入盐,胡椒粉少许,也可放入山药等煮熟后食用。
【第四步,红焖】:
所谓红焖,是由烹饪方式“烧”演变而来的,烧所包含的烹饪方式有数种,而焖就是其中之一,焖又分为红焖和黄焖,两者大同小异,区别正如字面意思所体现出来的颜色差别,红焖要求色泽红亮,黄焖则要呈现为汤汁浅黄,前者汤色和酱油的用量相对后者就要多一些,下面就以制作500克鱼胶为例,开始分享今天的鱼胶如何红焖:
准备姜片5克,大葱段10克,冰糖20克,蚝油3克,盐2克,一品鲜酱油3克,西兰花一个。锅中倒入清水少许,倒入冰糖,小火慢炒至冰糖全部融化,继续小火慢炒,至颜色呈棕红色时加入开水适量,即成糖色;再将西兰花改刀后焯水备用。锅中放油,油温三成热下入葱姜,蚝油煸炒出香味,随后加入熬制好的浓汤;锅中调入酱油,盐,熬好的糖色5克。汤汁熬煮两分钟至香味融合后,放入鱼胶,加盖转小火焖煮至汤汁红亮浓稠,鱼胶软糯适度的时候起锅摆入盘中,加上焯好水的西兰花围边装饰即可。出品图:
--》内容总结之“你问我答”问:可以不熬制浓汤吗?应该怎么做?
答:可以不熬浓汤,浓汤的作用是将鸡猪骨等食材的鲜味融入汤中,再通过汤作为介质传导给鱼胶,这种做法在家庭中颇有些复杂,我们可以将上述做法中的浓汤换成清水,使用鸡汁,鸡粉等调和鲜味,同时略微增加蚝油的用量,也可以达到鲜美的效果。之所以把熬制浓汤这个步骤写出来,也是为了更加全面的和大家分享这道菜的做法。
问:除了红焖,鱼胶还有哪些做法?
答:花胶营养丰富,做法也是多种多样,考虑到夏天即将来临,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道适合夏季饮用的“花胶养颜汤”,做法如下:
1.准备干贝5克,小干香菇5克,提前用温水泡发;涨发好的鱼胶100克;猪里脊肉400克,改刀成指头大的小块焯水后捞出清洗干净;另准备葱姜适量,桂圆适量,红枣几粒。
2.煲汤锅中加入清水,放入葱姜,倒入焯好水的瘦肉,干贝,小香菇,桂圆,水开后转小火煲一个小时。
3.一小时后,放入涨发透的鱼胶,红枣,煮两分钟。食用时只需调入食盐即可。
特点:入口清淡甘鲜,滋补养颜,强健机能,适合夏季食用。
--》知识拓展营——红烧和红焖的区别今天我们说到了红焖这个烹调技法,大概很多朋友都会联想到红烧,那么红烧和红焖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其实不论是红烧还是红焖,都可以归类于烹饪中“烧”这个技法,烧制包含的范围很广,比如红烧,白烧,红焖,黄焖,烩,煨,炖,指的就是用在水中加入调味品和香料,熬制成的汤汁作为介质来烧制各种食材。
之所以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叫法,是因为不同的食材适用于不同的味型,比如说红烧鱼就是家常微辣,就用到了郫县豆瓣,姜葱蒜等调料;而传统菜锅巴三鲜,就是使用了烩的技法制作的咸鲜味型;还有就是我们可以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的黄焖鸡米饭,就用到了郫县豆瓣酱,黄豆酱等酱料来制作而成的酱香味型。
红烧一般是先将原料经过炸或者煎制过后,再加入炒制好的汤料中,用中小火慢烧,使其味道渗入内部,而汤汁可以利用其原料自身的胶性,慢烧后变得浓稠,也可以略加水淀粉勾芡,使汤汁附着在原料表面。红焖则是由红烧演变而来,在做法上讲究更多的细节,比如将原料放入锅中后要用锅盖盖严锅口,随后转小火将原材料慢火焖至软烂,成熟。
结语好啦,关于红焖鱼胶的做法就和大家分享完了,你学会了吗?其实鱼胶这样的食材,涨发处理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同时营养有非常的丰富,不论是犒劳自己,还是做给家人吃,都是不错的选择,记得周末回家,买上一点鱼胶,炖汤也好,烧制也罢,配上点小菜,和家人坐在一起,相信比鱼胶更浓的,还有一家人的感情!
我是川厨沈俊豪,一个以专业详尽的美食问题解答,助你制作美味一臂之力的美食小哥,您的阅读就是我创作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谢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以上就是我对 “红焖鱼胶做法” 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更多精彩美食内容以及制作方法,请关注今日头条 川厨沈俊豪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评论、点赞、转发,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注:本文由“川厨沈俊豪”原创制作,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