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平原是哪里?
狭义上的中原指的就是今天的河南地区,这是就地理位置上来区分;但广义上的中原则是以文化特征来区分,因此以华夏族或汉族这一民族形成的文化圈所建立起来的政治、文化、艺术、经济中心都可泛指中原。
我们常听到说“逐鹿中原”,又或者“得中原者得天下”,又譬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最大使命就是收复中原,而当时的中原指的是哪里呢?就是魏国所占据的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一带。而当时的蜀国偏居川蜀西南一带,这一地区在中原文化中向来被视为是南方蛮夷之地,当然也包括吴国。
从上面这张中国地理分布图中可以发现,华北平原所处的位置恰好就是炎黄文明的起源之地,所以从三皇五帝时代开始,华夏族就一直聚集在这个地方,并逐渐成为华夏文明的中心,而这也孕育了华夏族的民族主义观“华夷观”。
《礼记·王制》就明确的从地理上区分了这一点:
东方曰夷,被髪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髪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而随着中原地区的文化不断进步,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华夷观”更加显著,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地理,更多的是从文化上的一种蔑视,南方的楚国被视为是蛮夷,中原地区(华北平原一带)的各诸侯都不屑于和楚国来往,最后还是楚国自己主动融入才赢得各诸侯的认可。同样,地处西北关中一带的秦国也被中原地区的各诸侯视为是夷狄,也不愿意和秦国来往,因此促成了秦国内部的改革。
所以孔子也说: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我们接着再看这张春秋时期的各诸侯的地区,大家肯定会发现几十成百个国家全部都挤华北平原这一带,但最中心的能够象征中原的则是图中的郑国这一带(即河洛地区),像秦国,楚国,乃至齐国都是中原文化圈以外的异族。应该说,这是中原在最初的地理上的划分。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说明即使汉代以后,中原地区还是仅限于华北平原一带,像长江中下河平原都不能算是中原,譬如当时的吴国就囊括了素有鱼米之乡的江南一带,但人家诸葛亮其实还看不上,因为河洛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大量的人口主要聚居在这一带,所以才会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实际上你很难说这是一种军事定论,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政治意识上的认同。
而古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哪里呢?就是洛阳为辐射的周边地区,如果按照地理来划分的话,长安都不属于中原地区,长安在春秋战国时代隶属于秦国,而秦国曾经被各诸侯讥笑为夷狄,可见在最初的文化认同中长安地区是被排挤在外的。
从上面这张地图我们可以发现,长安远离黄河流域,而紧邻渭水,在地理划分上属于关中地区。而洛阳则不同,其紧邻黄河与洛水形成的三角洲地带,水资源丰富,这就为成为人口聚居提供了重要的地理条件。我们都知道很多文明发展起来都是傍河而居,譬如说尼罗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以及我们的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
所以,正因为河洛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水资源的丰富以及土地的平坦,因此让河洛地区成为黄河流域文明中最繁华的地区,并逐渐成为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也就慢慢的成为了“中原”的象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