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对联的技巧和方法图解?
对联,也被称为对子,是我国民间,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一字一音的汉字,通过对偶语式,还有工整的对仗、语音的协调,总能给人一种朗朗上口,回味无穷的阅读美感。
可是,当你在别人的对联中,徜徉自己的文学想象时,是否也曾经想过: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写出这么好的对联来呢?
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学会下面这5个方法,你也可以成为对联达人。
复古的关键和木制的桌子上已打开的书
上下联平仄声相对
所谓“平仄声相对”,指的就是在一副对联中,上联与下联相对应的字或词,其平声和仄声,也要相互对应。
以下面这幅对联为例。
上联:青山不老
下联:绿水长流
上联的青山,与下联的绿水,就是相对应的词。上联青山发音是“平平”,下联绿水发音是“仄仄”,这就是平仄声相对。
那么,是不是每个字、每个词都要平仄声相对呢?其实不是的。
奇数不论,偶数分明
古人在写对联时,有一个规矩,叫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其实没必要每个字都平仄声相对应,而只需要第二、第四、第六等偶数位的字,平仄声相对应就好了。至于第一、第三、第五等奇数位的字,对不对应都可以。
这就叫奇数不论,偶数分明。
以下面这幅对联为例。
上联:万里秋风吹锦水
下联:九重春色醉仙桃
在这幅对联中,偶数位的字都是平仄声相对应,而上联第一个字“万”是仄声字,下联第一个字“九”也是仄声字;上联第三个字“秋”是平声字,下联第三个字“春”也是平声字。
照此类推,这副对联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水”和“桃”,也属于奇数位上的字,是不是对不对应都可以呢?
当然不是了。
上下联仄起平收
这其实也是区分一副对联,哪一联是上联,哪一联是下联的方法。那就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也就是普通话语系中的三声、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也就是普通话语系中的一声、二声。
关于这一点,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从上面举例的两副对联中,观察出来了。
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
上下联词性相同
在一副对联中,上下联对应的字或词,词性应该是相同的。具体就是上联如果是名词,下联也要用名词去对应;上联如果是动词,下联也要用动词去对应,依此类推。
以下面这幅对联为例。
上联:两岸晓烟杨柳绿
下联:一园春雨杏花红
上联的“两岸”、“晓烟”、“杨柳”都是名词,下联相对应的“一园”、“春雨”、“杏花”也都是名词。上联的“绿”与下联的“红”,也都是表示状态的名词。
断句式从断开处重算
所谓断句式对联,就是在一副长对联中,语气会有停顿的对联。那么,在写这样的对联时,是不是依然要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方式,从头至尾的类推呢?
当然不是了。
而是应该在语气停顿的这个字后面,重新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来计算。
以下面这幅对联为例。
上联:春暮偶登楼,上下鱼龙,应惜满湖绿水
下联:酒醉休说梦,关山戎马,未如一枕黄梁
在这副对联中,语气一共有两处停顿,上联的“上下”与下联的“关山”,分别位于第六、第七个字。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应该是“上”和“关”对应,“下”和“山”不论,但实际却反过来了。
这就是断句式对联,从断开处重新计算的原因。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