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妈妈如何保证母乳营养
只要妈妈健康,母乳自然有营养。
妈妈不健康,母乳自然有问题。
所以,关键在于保证素妈妈的营养和健康!
另外,额外要注意的是,情绪的安宁、稳定对奶水是有影响的。
如果发脾气、生闷气,奶水会含有身体排出的毒素。
素妈妈在哺乳时一定要宽容、有爱心、感恩、温柔。
素妈妈的饮食要按照《黄帝内经》“五谷为养”的基本原则。
——《黄帝内经. 素问》“五谷为养”中的“五谷”指:麦(面)、稻(米)、菽(大豆)、黍(北方叫做黄米,比小米略大)、秫(高粱)。
很多素食者容易造成的误区:
很多素食者的饮食结构主要为水果和青菜。有些年轻人为了减肥整天不吃饭,饿了就吃点水果;有些老年人吃素,大量吃绿叶子菜。这是不懂得食物的属性。
一方面,食物的主体应该是五谷,尤其要有豆类,叫做“五谷为养,失豆则不良”,豆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大部分青菜和水果都比较寒凉,会削弱人的体质。一般的青菜,都应该放姜和蒜一起烹饪。而寒性较强的蔬菜和水果最好不吃或尽量少吃。
《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意思就是五谷是人们养身体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其他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而已,作“锦上添花”之用。但是,现在人们饮食普遍将主要的与辅助的颠倒混乱。
如果,懂得“阴阳”、“寒热”的概念,就不会造成饮食上的误区。这样就会科学的素食,保证素妈妈健康,奶水也健康!
冬季喝汤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喝汤不吃渣
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肉汤的鲜味往往超过了肉的鲜味,人们由此而误认为肉的精华都跑到肉汤里去了,汤的营养比肉好。
营养师解析:煲2个小时以上的汤中,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分留在“肉渣”中。“肉渣”中的肽类、氨基酸其实更利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只喝汤不吃肉,只是满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营养成分还是在肉渣里,如果吃肉不喝汤等于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因此,除了只能吃流质的人以外,应提倡将汤与“渣”一起吃下去。
误区二、人人都能喝浓汤
俗话说“汤越靓,营养越高”,其实并非如此。
营养师解析: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总称为“含氮浸出物”。很显然,越美味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而长期摄入过多的“嘌呤”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后者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
像痛风病人、糖尿病等患者,因为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经过肝脏的加工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因而过多的“嘌呤”加重肝和肾脏的负担。
误区三、用餐最后才喝汤
营养师解析:中餐中,喜欢把汤放在最后喝。但其实由于此时多已吃饱,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并且汤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要保持身材的人,建议先喝汤。
误区四、喝汤要喝滚烫的汤
营养师解析:人体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温度,在摄氏60度左右,超过此温度容易造成黏膜损伤,爱喝热汤会增加罹患食道癌风险。
所以等汤稍凉再喝汤,才是较健康的做法。
误区五、爱喝汤,一餐可喝好几碗
营养师解析:如果汤的种类是高热量、高盐份、高普林,则不能多饮,尤其是患有痛风、肾脏病及高血压的人,应避开喝这些汤。
一般人吃饭时可缓慢少量喝汤,以胃部舒适为原则。
误区六、常常用汤泡饭吃
营养师解析:用汤泡饭,由于米饭泡软易吞,往往懒得咀嚼就快速吞咽,增加胃的消化负担,长期下来将引发胃病。所以,吃汤泡饭是不利健康的。
误区七、晚餐喝汤是三餐最佳时刻
营养师解析:汤的营养价值较高,若是晚餐爱喝汤,距离睡觉时间近,非常容易导致发胖。午餐时喝汤,吸收的热量最少。因此,为了防止发胖,不妨选择中午喝汤,而晚餐则不宜喝太多的汤。
误区八、喝骨头汤能补钙
“吃什么补什么,喝骨头汤补钙”,但事实并非如此。骨头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10千克排骨熬成猪骨汤中的钙量还不足150毫克。
曾经有人检测过,一碗骨头汤大约含有2~3毫克钙。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