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因素?
一、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文化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核心文化;第二,具有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的亚文化。
(一)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相差很大。市场的流行趋势都会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企业在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该将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例如,美国人希望得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超前享受,人们在住房、等时,既可分期付款,又可向银行贷款支付。而在我国,人们则习惯攒钱买东西,人们商品往往局限于货币支付能力的范围内。
(二)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由技术和经济构成,它影响需求水平、产品的质量、种类、款式,也影响着这些产品的生产与销方式。一个的物质文化对市场营销具有多种意义。例如,电动剃须、多功能食品机等小电器,在发达已经完全被接受,而在某些贫困不仅看不到或没人要,而且往往被视为一种奢移与浪费。
(三)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通常指人们对事物的好坏、美丑、善恶的评价标准。由于审美标准对理解某一特定文化中艺术的不同表现方式、色彩和美好标准等象征意义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市场营销人员尤其要把握和重视审美标准。如果对一个社会的审美标准缺乏文化上的正确理解,产品设计、广告创意就很难取得成功,如果对审美标准感觉迟纯,不但产品的款式与包装不能发挥效力,而且还会冒犯潜在的消费者,或者造成不良印象。
(四)亚文化
每种文化之间有巨大的差异,在同一种文化的内部,也会因民族、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标准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亚文化通常按民族、宗教、种族、地理、职业、性别、年龄、语言、文化与教育水平等标准进行划分。在同一个亚文化中人们必然有某些相似的特点,以区别其他的亚文化。熟悉目标市场的亚文化特点,有助于企业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必须加强对文化的研究,因为文化渗透于产品的设计、定价、质量、款式、种类、包装等整个营销活动之中。营销人员的活动,实际上成了文化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他们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活动,使之适应国际市场的文化需求。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渗透、借用乃至文化变革,要求市场营销人员应具有理解和鉴别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细微差别的能力,并对消费行为进行跨文化分析,从而真正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及行为发展趋势。
二、社会因素
消费者行为亦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它包括消费者的家庭、参考体和社会阶层等。
(一)家庭
家庭是消费者个人所归属的最基本团体。一个人从父母亲那学习到许多日常的消费的行为。即使在长大离家后,父母亲的教导仍然有明显的影响。
·家庭生命周期
消费者行为深受家庭生命周期的影响,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都有不同的或行为型态,销者有时可以生命周期阶段来界定其目标市场,并针对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发展不同的行销策略。
(二)参考体
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参考体的影响。直接影响的体称为会员体,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等主要体和宗教组织、专业组织和同业工会等次级体。体是另一种参考体。有些产品和品牌深受参考体的影响,有些产品和品牌则鲜少受到参考体的影响。对那些深受参考体影响的产品和品牌,消费者必须设法去接触相关参考的意见领袖,设法把相关的讯息传递给他们。
(三)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如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社会地位及名望等,将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社会等级。同一社会阶层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目标,并影响着他们的行为,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和社会学家华纳(W·L. Warner)从商品营销的角度,将美国社会分成六个阶层。既然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阶层,其需求也具有相应的层次。即使收入水平相同的人,其所属阶层不同,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动机和消费行为也有着明显的差别(见表1)。因此,企业和营销人员,可以根据社会阶层进行市场细分,进而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
三、消费者个人因素
消费者行为首先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一)是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即消费者的收入、存款与资产、借贷能力等。
消费者的经济状况会强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范围,并决定着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和能力。消费者经济状况较好,就可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较高档次的商品,享受较为高级的消费。相反,消费者经济状况较差,通常只能优先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
(二)是消费者的职业和地位。
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与爱好往往不尽一致。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消费者,一般会较多地书报杂志等文化商品;而对于时装模特儿来说,漂亮的服饰和高雅的化妆品则更为需要。消费者的地位不同也影响着其对商品的。身在高位的消费者,将会能够显示其身份与地位的较高级的商品。
(三)是消费者的年龄与性别。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应需要各种不同的商品。如在幼年期,需要食品、玩具等;而在老年期,则更多需要保健和延年益寿产品。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其行为也有很大差异。烟酒类产品较多为男性消费者,而消费者则喜欢时装、首饰和化妆品等。
(四)是消费者的性格与自我观念。
性格是指一个人特有的心理素质,通常用刚强或懦弱、热情或孤僻、外向或内向、创意或保守等去描述。不同性格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行为。刚强的消费者在中表现出大胆自信,而懦弱的消费者在挑选商品中往往缩手缩脚。
四、心理因素
消费者的行为还会受到动机、知觉、学习、态度与信念等主要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动机与需要
1、动机是推动个人进行各种活动的驱策力。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促使个人采取某种行动,规定行为的方向。
2、动机由需要而生。消费者的行为,是消费者解决他的需要问题的行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人们在生理上、精神上的需要也就具有广泛性与多样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解决需要问题轻重缓急的顺序自然各异,也就存在一个“需要层次”。急需满足的需要,会激发起强烈的动机,需要一旦满足,则失去了对行为的激励作用,即不会有引发行为的动机。
(二)知觉
消费者被激发起动机后,随时准备行动。然而,如何许多则受他对相关情况的知觉程度的影响。
1、知觉是指个人选择、组织并解释投入的信息,以便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个人世界图像的过程。知觉不但取决于刺激物的特征,而且还依赖于刺激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状况。
2、知觉的特点――选择性
(1)选择性注意--人们感觉到的刺激,只有少数引起注意、形成知觉,多数会被有选择地忽略。一般来说,以下情况容易引起注意并形成知觉:
a·与最近的需要有关的事物;
b·正在等待的信息;
c·大于正常、出乎预料的变动。
(2)选择性曲解--人们对注意到的事物,往往喜欢按自己的经历、偏好、当时的情绪、情境等因素做出解释。这种解释可能与企业的想法、意图一致,也可能相差很大。
(3)选择性记忆--人们容易忘掉大多数信息,却总是能记住与自己态度、信念一致的东西。企业的信息是否能留存于顾客记忆中,对其决策影响甚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