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食疗食补 > 正文内容

七十岁的老人应该怎样度过今后的余生?

2022-05-30 16:22:04食疗食补2

上面很多人的意見都值得参考。

本人也72岁了,正式进入七老八十的年岭了。下面谈谈本人的現状和想法。

首先身体得健康,健康那里来,我认为得动。一个动字含二个方面:

一:身动,原来身体不太好,低血压,低血糖,脑缺氧,高血脂,身体超重,动脉硬化,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而引起的头晕和手臂麻木,最严重时不能拿笔写字,拿筷吃饭都困难等。老年人有的病我也佔了大部,而低血压,低血糖,脑缺氧都无针对性的药物可治。

针对自已的身体健康状况,採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来改善。

一,飲食方面少吃猪肉多吃蔬菜,豆制品,鱼类,牛羊肉且控量。

二,减盐增糖,喝绿茶加一/二杯咖啡。

三,少吃多餐七分饱,老人一般牙齿不好要细嚼慢咽,减轻肠胃的負担。

此外身体动起来,每天保持快走6000步,从原本的慢走2/3000步且吃力到轻松6000多步,时间保持9/10分钟并轻松。另外每年二次驾车长途慢旅,夏到北方冬到南方,春秋江淅週边游。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生活,既观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锻炼了身体改善了身体亚健状况。

经过这三年的坚持,血压血糖上来了,手麻状况也大为好转,基本上消失了。脑缺氧也改善了,连续驾驶三/四小时也不打哈欠犯困了。

第二就是脑动了,多与人交流,多看书报,多写字,每天晚上新闻联播必看。且知晓国内外大事又知道了国家的政策动向,尤其是現阶段全民战疫情的进展情况,做到宅在家不添乱。

多动脑还有好处就是防老年痴呆,学的知识和字词不会落笔忘字,又新增各种知识和技能,如操作手机,电脑,微信,支付宝,网上办事,驾驶车辆。本人70岁学会了做饭,烧莱等,原来一辈子沒做过的現在都学一下,不求精但求会,当然是在力所能力的范围内。

所以,保持身心健康快乐,对老人来说是第一等大事。上次头条上有86岁老人驾房车旅行,要向他学习。原意为自已72岁了还能开房车旅行,有点小小得意,不料人外有人天外天,国人有86老汉,国外有92老妇驾车周游列国。

有了前面的榜样,故生命不息还需努力!上面咾咾叨叨说了一些个人感想,供70岁以上老人共勉!有人说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在此作自鞭了!

前两天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南京市某小区,一位81岁的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尸体二个多月后被邻居发现,同样被发现的还有一封遗书,遗书上写道:

“我于昨晚(农历八月十五)走了,走时心如止水。

当你接到通知回来办丧事,首先将床头柜中钥匙放在身上,再放水拖干净地面浮灰,不能扫,而后用湿抹布擦去桌以上的灰尘,开窗通风,才不会染病。

遗体火化,一切从简。”

邻居说,老人是有儿有女的,从市区独自搬过来7年多,甚少和邻居交流,三个月没见,还以为他走亲戚去了。

可谁也没想到,在中秋节这个本该万家灯火、阖家团员的日子里,老人选择了死亡,他离开世界之时,该是多么的孤独。

老人们总是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怕自己成为拖累,甚至万念俱灰之时,还怕家人嫌弃,不忘叮嘱要怎样打扫房间,才不会被自己的细菌染病。

看到这,我咽下喉头酸楚感,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也有三个月没回去了。

这件事中,纵然老人的儿女有绝对责任,但在街坊邻里对其不孝的指责声中,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些社会现象。

现在的年轻人们,他们拼命奋斗、他们背井离乡,他们为了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而奔波。说他们不孝未免有些委屈,混的风生水起的,给父母换了大房子,工薪族,也是时刻惦念着家里,逢年过节大包小包的往回拎东西。

但就像老人不懂得如何使用子女给家里买的智能家居一样,我们,也不懂得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迅速,家,这个在原始记忆里,应该陪伴我们出生、成长乃至衰老、死亡的地方,已经渐渐削弱了自身的养老功能。儿女工作繁忙,老人得不到陪伴;搬进高楼大厦,他们缺少社交;周边都是适应年轻人的事物,他们被边缘化、感知不到存在感。

试想,多年以后,你也会老去,你会甘愿因为身体束缚,而放弃年轻时的激情与梦想、自由和洒脱,在子女“孝敬”的空荡的房子里舞弄花草、播看一圈吵闹的节目后关掉电视、在无尽的等待中度过余生么?

这样的老年生活,显然非你所想,但事实上,多数的中国老年人都是如此,可能也包括你的父母。

所以,当下社会居家养老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给老人一个真正幸福的晚年。

老年需要延续,延续年轻的状态,在他们还有能力去实现未完成的梦想时,应当得到鼓励,而不是单纯的被照顾。

老年需要社交,像年轻人一样需要自己的生活圈子,参加丰富的活动,自主选择友谊或爱情。

老年需要陪伴和理解,这些历经大半生的的“老小孩”其实需要陪伴和关注,和他们沟通要讲究方法。

当然,老人还需要专业的护理和医疗,有点病就要跑医院、半个月排不到床位这是当今的医疗现状,而请保姆照顾又不够专业。其实从老人的角度出发,他们也不愿意成为家人的负担。

到底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真正给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的呢?

我觉得还是有的,至少社会在养老方面的探索方向是好的,比如今年政策大力提倡的发展“医养结合”形养老机构,就能够解决医疗的问题,再加之民间自发形成的“邻里养老”模式,不仅机构内服务完善,满足精神需求,又距离老人社区近,方便子女探望,满足情感需求,这样一举多得的探索模式在塑造幸福老年生活的路上意义颇深。

事实上也有这样的机构试验成功,我听说过的就有北京的怡园光熙长者公寓。

每个年轻人都有责任关心养老问题,这不但意味着对父母的老年生活有个交代,也是为自己的晚年打算。晚年值得被尊重和鼓励,为子女奉献一生的老人们,实在不该是文章开头故事里那样,黯然离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kys/slsb/19106.html

评论列表

游客
游客
2023-09-16 14:50:03

让人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