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饮食”中吃出健康来
每到端午佳节,粽子是一定少不了的。说起粽子,种类真多,红枣粽、豆沙粽、花生粽、蛋黄粽、肉粽等等琳琅满目,小小的粽子,不仅感受了舌尖对美味的享受,也满足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情怀。但粽子好吃不可贪食,食用过量会给身体带来消化不良等不适。如何在 美食 与 健康 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呢,有以下几个建议:
1、食不过量
我们生活中习惯在吃饱饭后吃个粽子。其实,一个普通粽子相当于约一碗米饭的热量,肉粽、蛋黄粽等热量更高,不要把它当辅食,也不要当成饭后零食、甜点,吃了粽子就要减少吃米饭、馒头等主食的量,这样来控制摄入食物总量。可以切成小块,家人分享,这样既可以吃到多种口味的粽子,又不会过量。
2、加热后食用:糯米加热后易消化,一旦冷却后黏性和韧性增大,会增加消化负担。尤其是肉粽等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要加热后食用。
3、搭配其他食物食用:吃粽子最好要搭配白萝卜、山药、洋葱、菠菜等新鲜蔬菜和香蕉、苹果等水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也可以搭配淡茶,这样既可以帮助胃肠蠕动,减低消化不良发生的可能性,又能达到营养平衡。粽子不建议和冷饮一起食用。
此外,特殊人群吃粽子还需注意:
1、老人、儿童进食粽子更要注意减少粽子的摄入量: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食用粽子要掌握好量,避免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另外,因为老年人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或者吞咽反射不灵敏,较小儿童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所以在吃粽子要格外注意细嚼慢咽,防止误食、误吸入气管导致意外。
2、胃、肠道疾病人群要少吃糯米粽: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使粽子质地黏滞不利消化,过量食用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吸收障碍,产生恶心、打嗝、腹胀、腹泻等症状。粽子在胃里消化需要很长时间,会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使胃酸大量分泌,容易导致原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等的人旧病复发或加重。
3、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当少吃或不吃咸肉粽子。吃多了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和缺血程度。
4、糖尿病患者谨慎食用甜粽子:甜粽子中的红枣、豆沙等含糖量高,通常人们还习惯蘸糖吃粽子,糖尿病患者不当摄入会损害胰岛功能,使血糖和尿糖迅速升高,加重病情。即使普通糯米粽也要少吃,因糯米主要成分是淀粉,进食过多同样会引起血糖升高。
端午佳节, 美食 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夏季、端午和疫情的三面围绕中,如何欢度端午佳节,又在饮食中“吃”出卫生与安全
(一)端午出游就餐,注意防新冠感染也不忽视饮食安全
外出就餐在防新冠病毒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端午出行就餐,建议选择卫生条件好、通风条件好的餐厅(餐馆),采取分餐,使用公勺公筷。在用餐时,如果有人携带细菌病毒,会通过用筷子勺子夹菜盛汤等感染菜品,增加感染同桌用餐的人的风险。分餐,使用公勺、公筷,可以减少口口间接接触的机会,减少口口间接传播的风险,防范和减少不分餐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是一种文明的细节,也是一种 健康 饮食方式,不仅在新冠期间采取分餐,使用公勺公筷,而且要把它作为一种常态。
就餐吃熟食,吃煮熟煮透的食物,尽量不吃生的或半生的水产品,不喝生水,瓜果要洗净。来源不明的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变质或腐烂的食物或水果坚决不吃。新冠病毒不会通过餐饮环节感染,但外出餐厅(餐馆)就餐时需防范人际接触传播。
(二)夏季,日常生活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购买时:购买新鲜的肉、水产品等食材,尽量不直接用手接触生鱼生肉。不接触、购买 健康 状况不明的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
2、清洗时:要用清洁的水清洗食材,并且把食材放入器皿装水清洗,以防止溅洒污染。特别是清洗完生的肉、禽、水产品后更需用洗洁精、碱粉等对器皿进行清洗。
3、加工处理时:加工处理食物前后都应彻底清洁洗手,加工器具要保持清洁,特别是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后更需要注意清洁手和器皿,处理食物时不要揉眼抠鼻。处理过程中还要注意生熟食材分开处理,烹饪过程也要注意生熟分开。
4、食用:水果需洗净,从正规渠道购买后,生吃前需浸泡或直接去皮食用,蔬菜类尽量不生食。食物要彻底加热煮熟、煮透。或许大家都在担心现在海鲜水产可不可以吃,可以吃,但勿生食,海鲜水产、肉蛋类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再食用。尽量不剩饭剩菜,如食用隔夜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4、存放时:熟食和易腐烂食物应及时冷藏。生肉水产放冰箱前分割好,保证包装无破损。冰箱不是保险箱,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地久放。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以上,最好烹饪好后在2小时内吃完。
另外,家庭餐具、厨具等应定期消毒,可采用蒸煮15分钟的方式或消毒柜进行消毒,保持餐具洁净。提示大家,在家里也提倡采用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养成 健康 饮食文化。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在欢度佳节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关注 健康 哦!祝端午安康!
信源:沈阳市卫生 健康 服务中心 副主任医师 曹丹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