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今年的大雪节气是12.7--12.21,《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此而雪盛也”。节气是天地间阴阳二气交流变化状态的显现,虽因地域不同而物候各异,但趋势却一致,此时气温更低,白昼更短。北方天寒地冻;长江中下游阴冷寒湿;华南温暖干燥,时有冷空气来袭。此时节更要保护呼吸道和胃肠,保暖祛寒,养阴护阳。
适宜:芹菜、慈姑、杏仁、羊肉、牛奶、豆浆、牛肉、鲫鱼
“仲冬肾气旺,心肺衰,宜助肺安神,调理脾胃”,饮食应增苦减咸、辛,以养心气助肺胃。苦味食物有:芹菜、慈姑、鸡肝、猪肝、百合、竹荪、枸杞、杏仁、羊肉、小麦等。此外,此时天气寒冷,阳气潜藏,阴气较盛,饮食应注意养阴护阳。可吃些柔软甘润的滋阴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百合、莲子、淮山、萝卜、白菜、马蹄、甘蔗等,同时适当吃些助阳益气的食物,如鸡肉、牛肉、鲫鱼、桂圆肉、核桃、大枣、醪糟等。 除了食补,气郁之人还可以喝点儿红葡萄酒,以防由于气机郁滞导致的血行不畅。每天喝一小杯,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少吃:大葱、干硬黏腻之食、冰冻寒凉食品、牡蛎、鸭血、蛤蜊
在我国北方,冬天有些人经常吃大葱,用来散寒防感冒,但《本草》曰:“冬月不可多食葱,令人发疾。”最好改用姜。同时“冬夜漏长,不可多食硬物并湿软果饼。”即少食干硬、黏腻的食物,以免使脾胃中的阳气受损。另外,冬季肾经旺盛,而咸入肾,若咸味食物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进而使心阳减弱。因此,少吃海带、狗肉、牡蛎、鸭血、蛤蜊、墨鱼、猪血等味咸的食品。
忌吃:龟肉、鳖肉、虾、蚌、獐肉、生菜、生韭、烧烤、腰子、芋头
《纂要》曰:“是月勿食龟鳖肉,令人水病。勿食生菜,发宿疾。勿食生韭,多涕唾。勿食虾蚌带甲之物,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火焙食物(烧烤)。”《金匮要略》曰:“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本草》惟十二月可食芋头,他月食之发病。
运动调神,正确防护
大雪节气万物凋零,阴雪纷纷,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抑郁不乐。而运动就是调摄身心的基本方法。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到户外散步、慢跑、做一些器械锻炼等;遇上风雪天气,可在家练习瑜伽、有氧操等,或者在工作休息时间爬楼梯。这样既可达到避寒取暖的目的,又可保持心情愉悦。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不宜起得过早,以免扰乱阳气,而且运动以温暖全身或有些许微汗为宜。另外,为了确保运动的安全及舒适,最好准备一套宽松合体、保暖透气的运动服,一双弹性适中、合脚的运动鞋。
起居小贴士:给头、胸、脚防寒保暖
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冷,寒风萧萧,雪花飘飘。我国北方开始出现大幅度降温降雪天气,南方也开始有阴冷的感觉了,此时防寒保暖非常重要。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受凉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脑血管病患者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胸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內阳气,诱发胃肠不适,对心脏病患者还可能引发心脏病的发作;“寒从脚下起”,脚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因此,戴顶帽子,穿件棉背心,穿双保暖鞋,是防寒的最佳选择。北方在下雪或地面结冰时最好穿防滑厚底的棉鞋或靴子。还有,办公室一族很容易出现肩颈不适,如果再受风寒就会加重疼痛,所以尽量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另外,南方冬季常用电热或炭火取暖,此时不可以火炙手,手足应心,引火入心,使人烦躁;不可以炎火炙腹背,以泻阳气。
情绪小贴士:慎独肃敬,戒声色之乐
《月令》曰:“君子斋戒以慎处,必检身心。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意思是要慎独肃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清净斋戒,检点自己的身心。身体要保持安宁不妄动,戒绝声色之乐,禁绝过分的爱好,安定形体和心性,止欲生悔,复归于静,来等待阴消阳长的大势确立。
茶饮小贴士
玫瑰花奶茶
红茶5克,干玫瑰花5朵,牛奶半杯,蜂蜜少许。用一小锅中加半杯水,烧开后加玫瑰花用小火煮3分钟,花变软有香味时放入红茶泡2分钟;接着加牛奶用小火煮沸关火,待茶变温时调入蜂蜜即可。玫瑰花有疏肝解郁、理气活络的作用;红茶温中散寒,助消化解油腻,非常适合气郁之人冬季饮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