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饮食小常识 > 正文内容

求岭南春节的饮食文化介绍!!?

2021-12-30 19:20:44饮食小常识1

  同其他地域一样,在节日饮食里,糕点往往是不能缺少的。节日糕点可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既满足人们的食欲需要,而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在节日里祈求吉祥如意的心理需要。岭南的节日糕点,按不同的节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品种。以广府地区的饮食风俗为例,花样品种极多,如:春节的年糕、煎堆、油角、萝卜糕、马蹄糕;端午节的视水粽、咸肉粽、裹蒸粽;中秋节的咸甜月饼。冬至的糯米糍等。  (一)年 宵  《广东新语・食语》曰,广州之俗,岁终家家做各种茶点。该书对广州的年宵品的制作有具体记载,如:煎堆,“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米花,“以糯饭盘结诸花,入油煮之,名曰米花”;沙壅,“以糯粉杂白糖沙,入猪油脂煮之,名曰沙壅”;白饼,“以糯粳相杂炒成粉,置方圆印中敲击之,使坚如铁石,名为白饼”。这些迎春点心,是用来“祀先及馈亲友”之物。又日,广州人过年前“家家打饼声与捣衣相似,甚可听”,好不热闹,这饼类有黄饼、鸡春饼、酥蜜饼等。  广东民谚:“年晚煎堆,你有我有。”可见,广东人过年的煎堆就像北方人过年的饺子。煎堆又常配以油角和其他饼食。广东的煎堆、油角,以皮脆馅香见长,集中体现广东点心的特点,广东煎难又以顺德龙江为最。  在民间,年糕也是最为普遍的贺年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和红糖蒸作的甜糕点。年糕也叫“大笼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开口的竹笼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数十斤的米做成一个年糕,金黄色的糕面插上红枣、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鸿运长驻。  广州人的贺年点心,还有鲜美的萝卜糕与甜爽的马蹄糕。萝卜,广州方言称“菜头”,取“菜”与“财”的谐音,过年食萝卜糕,是寓意招财进宝。马蹄糕用荸荠作原料,粤方言称“荸荠作“马蹄”,过年食马蹄糕,可以清热、消滞,其调节胃口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但是否有“马不停蹄”、自强不息的寓意,便无从考究。  (二)广式月饼  中秋节是我国祀月神的传统节日。中国民间流行着许多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敬奉月神,而中秋食月饼赏月,据说自元末始。元代末年,反抗元朝统治者的人民,在中秋佳节用“月饼”传递起义信息,此后,月饼便成为中秋的节日点心。  月饼有京式、苏式、广式,广式月饼的出现较苏式的晚,但能后来居上,其品种之多、选料之精、做工之良、饼面之讲究,使广式月饼独具特色,饮誉中外。  广式月饼皮薄、馅多,不同于京式月饼皮厚而馅少;而且,广式月饼的馅极多样化,有咸有甜,咸的有以火腿、叉烧,或咸肉等为原料,甜的有以莲子、豆沙,或椰丝等为原料,除纯豆沙与纯莲蓉两种月饼用单一的原料作馅外,其他的个管咸或甜,饼馅或配以咸鸭蛋黄,或配以芝麻、榄仁、瓜仁、瓜条,使月饼甜中或咸中带香,细细嚼来,越嚼越香,令人回味无穷。月饼已成为岭南饼中之最。  广式月饼,其种类之多也是其他地区所罕见。从形状上分,有圆的、方的、鹅蛋型的,有突面的、光边的、牙边的,有大的即“加头”或“足斤”的、小的即“迷你”的;从饼皮上分,有冰皮的、酥皮的、糖浆酥皮的、轻糖浆酥皮的;从饼馅上分,有豆沙、椰蓉、莲蓉、单黄莲蓉、双黄莲蓉、咸肉五亿、甜肉五仁、五仁叉烧、五仁火腿等。  广式月饼因其用料和做工的讲究,往往由饼家制作,通过市场进入家庭。因而,广式月饼的出现虽较苏式月饼晚,而能后来居上,这同岭南地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的生产和销售也越来越兴旺,月饼的花式品种也越来越多,使广式月饼这岭南饮食文化中的奇葩,在百花园中也越来越绚丽。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岭南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令人注目的花朵。她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和培植,又得到中外饮食文化养分的滋润,随着岭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自古以来,一些到岭南为官的外籍人士,对岭南特有的饮食习惯已产生兴趣,在唐昭宗时广州司马刘恂的《岭表录异》、贬官岭南的韩愈、苏东坡的诗文等之中有所记载。入清之后,这方面的记述在更多的著作中可见,如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范端昂的《粤中见闻》、张渠的《粤东闻见录》、翁辉东的《潮州茶经》等,均为岭南饮食文化的重要资料。 岭南背靠五岭,面向南海,既有大山峻岭,又有长达3368公里的海岸线,以及辽阔的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的水网地带;故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岭南地域内可猎、可耕、可渔,物产十分丰富,山珍、海味、粮食、蔬菜、水果等种种食料,为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岭南饮食文化正是在岭南的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中产生和发展的。粤菜粤菜与 “食在广州” 广义的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狭义的粤菜即指广州菜。岭南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食在广州,味在潮州”这种文化现象,则是岭南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它涵盖了独具特色的粤菜精华、别具一格的岭南饮食风格。广州人的饮食款式新颖,量少而精,味求隽永,清爽香脆,浓郁鲜美。这个风俗与爱好,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广州菜既集“南(海)、番(禺)、顺(德)、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方风味的特色,更兼采京、苏、杨、杭、鲁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会贯通而独成一家。粤菜作为中国菜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风味而享有盛誉。 “食在广州,味在潮州”,历史悠久,闻名天下。粤菜形成的历史是由中外饮食文化汇合并结合地域气候特点不断创新而成的。南北兼容,中西并蓄,极富特色的美食、小吃,大批大批地涌现出来。羊城茶楼餐馆之多,酒店食档之众,在国内首屈一指。又素以品种之丰,茶式之盛,烹调之巧,风味之美而闻名遐迩。“食在广州”是广州旅游的一大特色,广州的名菜佳肴、美点小吃,对中外游客均有极大吸引力。 粤菜最大特色便是采料复杂,菜式丰富。它用料广博奇杂,配料多而巧。山珍海味、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家禽等可成佳肴。粤菜的第二个特色是口味清淡,可用“清鲜嫩滑爽香”六字概括其风味特色。这是粤菜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粤菜调味品种类繁多,菜肴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美。粤菜重色彩,求镬气(指用武火把镬烧热,加油,把油烧开,炒出来的菜有一种香味),火候恰到好处。粤菜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如活蹦乱跳的海鲜、野味,要即宰即烹,原汁原味。这种追求清淡、追求鲜嫩、追求本味的特色,区分“寒性和热性”,既符合广州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饮食文化。粤菜的第三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制作精良,勇于创新。广东人思想开放,不拘教条,一向善于模仿创新,因此在菜式和点心研制上,便富于变化,标新立异,制作精良,品种丰富。粤菜的菜式还注重随季节时令变化而变异,夏秋求清淡,冬春重浓郁。宴席上的菜式皆冠以美名。粤菜具有“杂交”的优势,讲究炮制的方法,粤菜的烹调方法有30多种,到目前为止,粤菜的菜式有5400多种,点心有1000多种,风味小吃也有数百种之多。 漫长的岁月,使广州人既继承了传统饮食文化,又博采外来及各方面的烹饪精华,不断吸收、积累、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调工巧、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近百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这无论是按三大菜系,即黄河流域的“鲁菜”,长江流域的“川菜”、“苏菜”和“沪菜”,以及珠江流域的“粤菜”;还是按四大菜系(即鲁、川、苏、粤四大菜系);或者是八大菜系(即鲁、川、苏、粤、闽、浙、湘、徽八大菜系),粤菜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到现在,广州的饮食,无论是食品的品种、质量,酒楼食肆的数量和规模,抑或是饮食环境、服务质量,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国外也享有盛名。饮茶文化饮茶文化 “喝茶”在粤方言里称作“饮茶”,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广州时,就曾与贴身侍卫上过茶楼饮早茶。毛泽东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热情、友好和礼貌。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州的茶文化集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服务价值和商品价值于一身。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kys/ysxcs/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