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饮食 > 饮食小常识 > 正文内容

家常油焖鸡(怎样做油焖鸡)

2023-07-10 07:40:12饮食小常识1

怎样做油焖鸡

原料:走地鸡一只(宰杀洗净、处理干净)大约1.2千克。

香料配方:八角3个,香叶2克,白芷3片克。

腌制调料汁配方:鸡精20克,白沙糖25克,蚝油60克,李锦记精选生抽100克,海鲜酱60克,一品鲜酱油100克,海天草菇老抽20克,搅拌均匀即可。

蔬菜料:生姜片120克,葱段120克,蒜瓣100克。

腌制流程:把处理好的走地鸡放到盆中,鸡腹腔里放生姜片3片,葱段20克,把八角,香叶,白芷也放到鸡腹腔里。然后把搅拌均匀的腌料汁倒入盆中并均匀的把鸡全身里里外外涂抹均匀即可,然后放到冰箱冷藏室腌制3小时即可。

熟加工流程:把腌制好的鸡放到高压锅中,并到入色拉油,以刚刚没过原料为标准。盖紧盖子中火压制25分钟,智能高压锅就调到炖鸡按键即可,然后关火,自然放凉打开盖子,用工具捞出炖好的鸡,一定要轻拿轻放不要碰坏表皮或掉下鸡翅或鸡脖等,然后取一大砂锅底部用剩下的葱段,姜片,蒜瓣铺好,然后轻轻的把油浸熟的鸡放到上面,盖上盖子中小火焗5分钟,闻到有蒜,姜和葱传出来的香味即可,然后就可以成热走菜品尝了。

技巧:为了让鸡肉更好地入味,可以用牙签在鸡的腹腔和大腿内侧肉多的地方,用牙签均匀地扎上小眼。

怎样做油焖鸡最好吃

1、猪脚粉:在桂平一定不能错过当地的猪脚粉,这是桂平标志性的美食。米粉是通过手工工艺制作出来的,猪脚经过煮、焖、诈等多个工序秘制过的。嗦一口米粉可以感受到米粉的弹性,经过精心烹饪至软烂的猪脚,鲜香顺滑、肥而不油的口感很棒。

2、绿豆糕:绿豆糕是桂平的一道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糕点,也是在当地最热销的小吃之一。桂平绿豆糕外观呈现出一种花的形状,绿黄的颜色看起来超级的可口。一口咬下去,绿豆糕在嘴里慢慢溶化,清香的味道也逐渐弥漫开来,作为下午茶糕点,搭配着桂平西山茶,味道会更加地可口哦。

3、紫荆酸笋:八桂之地的一些地方风味小吃,都少不了酸笋的配衬,如螺蛳粉、桂林米粉、田螺煲等。

4、桂平西山茶:西山茶产于广西桂平市的西山。西山茶条索紧结,纤细匀整,呈龙卷状,黛绿银尖,茸毫盖锋梢,幽香持久,滋味醇和回甘鲜爽,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经饮耐泡,尤其是采用西山乳泉烹饮更是相得益彰,饮后齿颊留芳,回味无穷。桂平西山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5、社坡腐竹:社坡腐竹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选用精纯黄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严格按照国家各项食品质量标准生产而成的,所生产的腐竹具有色、香、味俱全,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深受广大朋友喜爱。

6、桂平罗秀米粉:罗秀米粉以条细匀称,外观洁白、油亮,质地柔韧,耐煮,细腻,润滑,食之爽脆而闻名遐迩。是桂平著名的特产之一,被誉为“中国一绝”。其制作工艺独特,以其山区特有的好水,配以当地所产的优质白米精制而成。整个生产流程包括选米、浸米、磨浆、蒸粉皮、摺粉皮、切粉丝、扎米粉等。

怎样做油焖鸡腿

主料:

鸡肉500g 干木耳一小把 青辣椒1个 红辣椒半个 蒜苗3颗 红尖椒2个 姜片3片 蒜瓣适量 八角1个

辅料:

生抽1汤勺 老抽2匙 醋1匙 料酒1匙 蚝油1匙 盐1匙 白糖1匙 鸡精1匙

详细步骤:

1.鸡腿肉比较多,所以我选的是鸡腿肉。把鸡腿肉切块洗净焯水备用。干木耳泡发洗净沥水备用。

2.调酱汁。准备一个大面碗,我家的碗都比较大的。放一汤勺生抽,2匙老抽,1匙老陈醋,1匙料酒,1匙糖,1匙蚝油,1匙盐,1匙鸡精,3汤勺清水搅拌均匀备用

3.热锅热油,下鸡块进去煸炒一下,炒至表皮变色。

4.放入调好的酱汁下锅大火翻炒。

5.煮开后加入红尖椒段,八角,姜片和压碎的蒜瓣转中小火盖上锅盖继续焖。焖鸡块的时候可以把青红辣椒洗干净切成丝。

6.注意观察锅内水不要煮干了,水煮剩一半的时候放入泡好的木耳翻动搅匀继续盖上锅盖焖。

7.木耳放进去后闷个七八分钟然后揭开锅盖试一下咸淡,然后转大火翻炒收汁。

8.然后加入切好的辣椒丝和蒜苗段大火翻炒。

9.翻炒片刻后即可关火,因为之前调的酱汁里面什么调味料都有,所以这里不需要放鸡精。

10.出锅装盘即可。

怎样做油焖鸡腿好吃

1、先将新鲜鸡腿洗净,沥干,身上抹盐,放置20分钟;

2、取一个大碗,将主要食材1.中的所有调料放入,搅拌均匀;(喜欢辣的可以洒一些辣椒粉)

3、为了让大鸡腿更加入味,可将调料放入碗中,鸡腿浸泡一个晚上,或者包入保鲜袋入冰箱;

4、第二天将鸡腿取出备用。烤盘上面要放一层锡纸,一面烤的时候有油脂滴下来污染烤盘;

5、烤箱这时候,需要预热。再将烤架放入烤箱;

6、大家可根据鸡腿大小决定时间,温度。因为这只鸡腿将近500克,我选择180度,正面先烤20分钟;

7、取出鸡腿,周身刷一层蜂蜜;(刷蜂蜜是为了鸡腿烤制后色泽更好,在蜂蜜中滴入一些白醋,烤出来后的皮会有些脆脆的,口感更好,这是在网上看到的小秘笈)再入烤箱继续180度烤20分钟;

8、取出后,继续重复刷蜂蜜,最后再放入烤箱烤大概10分钟左右,即可出炉;

9、配的中式沙拉:蘑菇(焯水),洋葱(焯水),樱桃番茄,黄瓜,醮上沙拉酱拌均即可。

怎样做油焖鸡蛋窍门

  说起生蚝,喜欢吃海鲜的朋友肯定都不陌生,烧烤店、小吃街基本都有它的存在。生蚝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它味道鲜美、口感爽滑,最重要的是它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利于人体吸收。

  生蚝的吃法有很多,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生蚝4种不同的做法,如果你也喜欢,快收藏起来一起来试试吧。

  一、煎

  推荐食谱:蚝仔煎蛋

    用料:

  鸡蛋,小蚝仔,韭菜。

  做法:

  1、 把小蚝仔用水反复清洗干净,控水备用。

  2、 韭菜摘干净,清洗干净切成末。

  3、 碗中打入两个鸡蛋,加入少许盐、白胡椒粉,用筷子打散,搅拌好以后加入3勺红薯淀粉,倒入适量的清水继续调匀,成糊状即可。

  4、 再把切好的韭菜末倒入面糊中调匀。

  5、 锅中倒油,油热后把小蚝仔倒入锅中煎制。

 6、 随后倒入面糊,可以摇晃一下锅底,把面糊摊匀。

  7、 煎到一面成型后翻面继续煎另一面,等两面都煎好以后就可以出锅了。

  1、 生蚝先用刷子把外壳刷洗干净,撬开外壳,把生蚝肉取出,清洗干净。

  2、 生蚝肉放入碗中,加盐、黑胡椒粉、料酒抓匀腌制一下。

  3、 准备一个空碗,面粉和淀粉按5:1的比例倒入碗中,加盐用筷子拌匀。

  4、 往混合粉中打入几个蛋黄,加一点点水,用筷子调成粘稠一点的糊状,加一点食用油。

  5、 生蚝放入脆皮糊中裹上一层脆皮糊,等油热后再放入锅中,炸到表面金黄就可以捞出了。

  二、 烤

  用料:芝士焗生蚝

  生蚝,洋葱,大蒜,淡奶油,芝士碎,百里香,黄油。

  做法:

  1、 洋葱洗净去皮切末,大蒜剥皮切末,百里香切碎。

  2、 生蚝先用刷子把外壳刷洗干净,撬开外壳,把生蚝肉取出。

  3、 锅中烧水,把生蚝肉放入水中烫一下,沥水后放入外壳中。

  4、 另起锅,锅中下入一块黄油,加热至溶化后放入洋葱末和大蒜末炒香。

  5、 随后放入一点盐、黑椒粉调味,再倒入一点淡奶油,翻炒均匀以后淋在生蚝肉表面。

  6、 接着在生蚝肉上撒上一些芝士碎,放进烤箱210度烤一刻钟,观察生蚝变化,表面呈焦黄色即可。

  三、蒸

  推荐食谱:高压锅生蚝

  用料:

  生蚝,青红椒,葱,姜,蒜。

  做法:

  1、 生蚝买回来,把外壳刷洗干净。

  2、 大蒜切成末,青红椒切成圈,放入碗中,加入白糖、生抽、醋和香油,用筷子充分搅拌均匀。

  3、 锅中加水,水开后,把生蚝摆放在蒸笼里,最上面放上几片生姜片和葱段,放入锅中蒸上2分钟,时间不宜过长。

  4、 蒸好以后,取出生蚝,撬开外壳,把生蚝肉取出来,蘸上刚刚调好的料汁就可以开吃了。

  

怎样做油焖鸡好吃

床前明月光,想吃拌面汤;

人比黄花瘦,犹记回锅肉 ;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看排骨炖豆角 ;

月落乌啼霜满天,王记腊肉汇三鲜 ;

我劝天公从抖擞,米汤油馓配鸡柳 ;

在天愿作比翼鸟,街边坐等吃烧烤;

君问归期未有期,红烧茄子油焖鸡;

曾经沧海难为水,鱼香肉丝配鸡腿 ;

姑苏城外寒山寺,贫道在吃肉夹子;

怎样做油焖鸡尾虾好吃?

用料

鲜虾 500克

生抽 2勺

老抽 1勺

香醋 1勺

料酒 1勺

细砂糖 半勺

葱姜蒜 适量

淀粉 适量

10分钟搞定,好吃到舔手指的油焖大虾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space

生抽,老抽细砂糖提前倒入碗中调成浇汁,鲜虾去除虾线,冲洗干净沥干水分,撒上适量淀粉,薄薄的一层裹住虾。

步骤 2

space

锅中热油,放入葱蒜炒香,放入葱白炒香,倒入虾每隔1分钟翻炒一下,直至全部虾变红。 调好的酱汁倒入锅中翻炒均匀,沿锅边淋入料酒,盖上锅盖中火焖煮1分钟,出锅前淋入香醋,放入葱花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步骤 3

space

超级好吃!

步骤 4

space

拍照的时候,我们家憨憨一直催我快点快点,在旁边不停的吞口水。

步骤 5

space

一盘秒光,大人孩子都爱吃!

步骤 6

space

太好吃啦!

10分钟搞定,好吃到舔手指的油焖大虾的小贴士

油焖鸡的制作方法

中国幅员辽阔,56个民族地域分布、文化传统各异,饮食更是特色鲜明。蒙古族的烤全羊、藏族的酥油茶、满族的萨其玛、朝鲜族的泡菜,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美食你都尝过吗?不过瘾的话再来点基诺族的芭蕉肉、黎族的竹筒饭、东乡族的栈羊肉…

1、蒙古族

烤全羊

“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的”,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2、回族

面点

回族是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

3、苗族

酸汤鱼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刀鱼、酸汤鱼等。

4、傣族

牛肉干巴

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傣族人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牛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5、傈僳族

漆油炖鸭

傈僳族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典型食品:有漆油炖鸭、清水煮小猪、猪蹄珍珠粥等。

6、藏族

酥油茶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藏族自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如:足玛米饭。

7、壮族

宁明壮粽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

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等。

8、朝鲜族

泡菜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名菜名点很多,主要有神仙炉、补身炉(又称补身汤、狗肉火锅)、冷面、打糕、朝鲜泡菜等。

9、高山族

米酒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高山族人一般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10、纳西族

丽江火腿粑粑

纳西族的族源属古代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

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等。

11、布朗族

竹筒茶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大部分信仰小乘佛教。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12、阿昌族

酸辣谷花鱼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稻田养鱼是日常吃鱼的主要来源,阿昌族以酸辣谷花鱼最具特色。

13、怒族

琵琶肉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有自己的语言。

琵琶肉、漆油焖鸡、烧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14、鄂温克族

鄂温克酸奶子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文字。

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最常见的吃法是将提取的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

15、鄂伦春族

鄂伦春烤肉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

有特色的食品主要有晒肉干、晒肉条、灌血清、手把肉、烤肉、烧肉、桦树汁等。

16、赫哲族

杀生鱼

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赫哲族是明代女真人的一个分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

赫哲族的饮食,分鱼肉、兽肉、野菜、野果、食用菌等多个种类,其中,尤以食鱼为独特。赫哲人的食鱼,有杀生鱼、鱼片、刨花、烤鱼等。

17、门巴族

荞麦饼

门巴意思是生活在门隅的人。门巴既是自称,也是藏族和其他民族对他们的称呼。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

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吃荞麦的方法,用一块圆形的薄石板,放在火塘的三角架上,以野蜂蜜代油,摊上糊状的荞面烙成饼,然后再抹奶渣、辣椒、盐水等佐食。

18、白族

柳蒸猪头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

19、保安族

馓子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

保安族的饮食多以小麦、青稞和玉米为主,一般做成馒头、面条、油香、馓子等。

20、布依族

五色花米饭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如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

21、达斡尔

二米饭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特色美食“二米饭”是荞麦米和小米或稷子米混煮而成。

22、德昂族

酸笋炖鸡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

德昂族美食中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

23、东乡族

东乡族栈羊肉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

东乡族制作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东乡族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美味可口,滋补营养,老少皆宜。

24、侗族

侗族生酸菜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侗族有自己的语言,侗族人多通汉语。

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萝卜、酸刀豆、酸蕨菜等。

25、独龙族

蜂蛹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

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独龙人的典型食品有:煮芋头、烧酒焖鸡、吉米等。

26、俄罗斯族

烤面包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人善于制作各种食品和饮料。着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作啤酒。

27、哈尼族

竹筒鸡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

哈尼族地区物产丰富,烹饪方法独特,具有本民族风味特点的典型食品很多。如竹筒鸡、生炸竹虫等,比较有名的风味菜肴还有蜂蛹酱、暴腌芭蕉心、酸笋炒麂子肉等。

28、哈萨克族

纳仁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酪等。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冻肉,马奶子,奶疙瘩。

29、基诺族

芭蕉肉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

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芭蕉肉极具特色,此外还有全肉条、竹筒烧麂排,油煎扫把虫。

30、京族

鲶汁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

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鱼汁,又称“鲶汁”,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

31、景颇族

砂锅炖竹鼠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

竹筒烤鱼、、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32、柯尔克孜族

抓饭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柯尔克孜人的日常饮食有馕、锅贴、库依玛克(油馕)、包尔沙克(油炸面块)、曲依包尔沙克(油炸果)、烙饼、油饼、奶皮面片、油炸疙瘩、沙木沙(烤包子)、曲曲尔(水饺)、油馓子、奶油稀饭、抓饭、拌面、花卷等

33、拉祜族

拉祜族烤肉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

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芭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

34、黎族

竹筒饭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

竹筒饭是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一种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通常是黎族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做。

35、珞巴族

烧烤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

烧烤,是珞巴族最常见的一种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都可以烧烤。

36、满族

萨其玛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成满族。

萨其玛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它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

37、毛南族

酸食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南麓的余脉之间,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

酸食是毛南族传统的饮食习惯。夏天天气炎热,劳动归来吃些螺蛳酸,不仅清新爽口,而且还会防治肠胃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疾病。

38、仫佬族

腌豆角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

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备有酸坛腌制各种腌菜,有腌豆角、蒜头等。

39、普米族

红烧琵琶肉

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

普米族普遍以饲养的畜禽为其肉食来源。常见的有猪、牛、羊肉,并能制作酥油、乳饼等乳制品。代表美食有:红烧琵琶肉、醉鸡、竹叶菜炒西红柿等。

40、羌族

羊肉附片汤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羌族特别讲究药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羊肉附片汤、羊归汤。

41、撒拉族

撒拉族油搅团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

比利买海,又称“油搅团”,撒拉族传统风味食品,用植物油、面粉制成。

42、畲族

豆腐酿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

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酿”。

43、水族

鱼包韭菜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

水族酸汤极有特色,有辣酸(辣椒制成)、毛辣酸(西红柿制成)等多种。

44、塔吉克族

手抓羊肉

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沙东、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

在肉食上,塔吉克族最喜欢用清水将较大的肉块煮熟,然后蘸盐吃,认为是原汤原味,民间把这种食肉的方法称为“西尔乌”(手抓羊肉)。

45、塔塔尔族

古拜底埃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

塔塔尔族妇女素以烹调技艺高超着称,善于制作各种糕点,如用面粉、大米加奶酪、鸡蛋、奶油、葡萄干、杏干烤制的“古拜底埃”,其外部酥脆,内层松软,风味驰名新疆。

46、土家族

粑粑(糍粑)腊肉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

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47、仡佬族

扣肉底菜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仡佬族大都喜欢把鲜菜做成酸菜和腌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姜混合腌制的酸辣菜,用香椿芽腌制的腌香椿,不仅可以凉拌,单独作菜,而且还可用来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

48、土族

哈力海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

有代表性的风味食品有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烧麦等。

49、佤族

鹌鹑肉汤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

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

50、维吾尔族

烤羊肉串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

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着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等。

51、乌孜别克族

米肠子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亚各地,元朝时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15世纪,逐渐形成民族。

米肠子和面肺子是乌孜别克人喜爱的传统小吃,做法精细。

52、锡伯族

辣罐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东北,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辣罐是锡伯族人独特的菜肴。通常将肉馅剁好,选用长辣椒切成2厘米一段将辣筋取出,再将肉馅灌入,挂糊后用油炸成金黄色捞出装盘上席。

53、瑶族

荷包扎。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

瑶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各地均有独具一格的风味食品,其中的典型食品有:油茶、粽粑、荷包扎。

54、裕固族

烧壳子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

裕固族的奶食品主要用牦牛、黄牛、羊奶为主制作,有甜奶、酸奶、奶皮子、酥油和曲拉。面点美食烧壳子很有特色。

55、彝族

白水煮乳猪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特色菜肴有荞粑、面糊酸菜肉、白水煮乳猪等。

56、汉族

八大菜系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汉族讲究并善于烹饪,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kys/ysxcs/9893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