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菜谱 > 正文内容

福建建瓯属于什么市?

2024-09-14 10:53:30家乡菜谱2

建瓯市简称“芝”,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侧,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总人口55.54万,其中农业人口37.7万人,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是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锥栗之乡、中国根雕之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中国东南白酒名城。202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01亿元。

  

八闽首府。建瓯历史悠久,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史的省级文化名城,东汉建安初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设立建安县,是福建最早设立的四个县之一。福建历史上第一郡、第一州、第一府皆在建瓯。三国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吴景帝孙休在建瓯设立福建第一个郡治“建安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唐高祖李渊在建瓯设立福建第一个州治“建州”,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唐玄宗李隆基取福州、建州首字,设立“福建经略使”(统管全省兵务),“福建”之名由此而来、延续至今。五代十国时期,王延政在建州(建瓯)称帝,设立殷国(公元943-945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昚(shèn)在建瓯设立福建第一个府治“建宁府”,至此福建形成一府、五州、二军(即“八闽”)格局。1913年撤建宁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1992年撤县设市。

  

文化名城。建瓯是全国文化先进县、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代出过115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是全国十八个千名进士县之一;明朝“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兢、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杰出人物都出自建瓯;朱熹幼年随父在建瓯生活7年,李纲、蔡襄、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都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现有东岳庙、建宁府孔庙、北苑御焙遗址、迪口值庆桥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儒、释、道”文化长期同城生辉,位于城东的东岳庙为全省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家宫观;城南的光孝禅寺是福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佛寺之一,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城中建宁府孔庙是全省保存最完好的府级孔庙,为全省县级市仅见。建瓯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异彩纷呈,建瓯挑幡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瓯弓鱼、唱曲子、太保信仰、福矛窖酒和高炉光饼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中国版画、中国根雕民间艺术之乡,文庙修缮完工并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苑茶制作技艺(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北苑茶)传承人刘成武,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美食文化别具一格,冬笋窝底、建瓯板鸭、珍珠纳底、吉阳“四宝”等口味独特、享誉四方。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先进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一级达标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生态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为第一批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被确定为“中国竹炭产业基地”和“国家第一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入选“特色小吃美食地标城市”名录。

  

人居福地。建瓯生态优美、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降雨量1673毫米。建瓯物产丰富,竹、木等农林资源总量位居全省、全国前列,林业用地面积525.9万亩,森林覆盖率79.8%,是全国重点林业县(市)。竹林面积132万亩,年产鲜笋30万吨,毛竹面积、立竹数、竹材和鲜笋产量全国第一,被评为“建瓯笋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有机笋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市)”;锥栗面积57.6万亩,年产锥栗4.6万吨,居全国之首,且“建瓯锥栗”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证明;茶园面积12.45万亩,年产干毛茶1.23万吨,是全国重点茶区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北苑贡茶即产自建瓯,从唐朝到两宋458年均为皇家贡品,是台湾冻顶乌龙、清心乌龙的祖籍地。建成高标准农田4.94万亩,粮食播种50.4万亩。长隆智慧农业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晨曦种业等3家企业入选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游镇入选省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北苑贡茶加工园区一期竣工,北苑贡茶获评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聚力千亿林竹开发产业集群,举办“第三届中国笋竹产业(建瓯)高峰论坛”,推进千亩笋竹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居怡二期、竺骏户外产品生产线等项目投产,恒顺炭业参与完成2项竹炭国际标准制修订。“圣象系”百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入选省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家,圣象华宇集团入选省级工业龙头企业,明良食品等3家企业入选省科技小巨人企业,驰宇装饰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明生物科技等4家企业入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黄华山酿酒获评第三批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第四批省级绿色工厂和第七届省政府质量奖,双龙戏珠桐源基地竣工开酿。闽北电商快递分拨中心投入使用,申通、圆通分拨中心入驻;宏创通网络货运平台正式运营,实现南平市网络货运“零”的突破;建成鲲鹏物流园,开启“公铁海”联运;建成县乡村物流节点207个,覆盖率达95%。启动“建州”系列商标注册51件。

  

红色苏区。1926年夏,杨峻德等人创立闽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建瓯支部,揭开了闽北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1927年7月,成立闽北临时委员会,直属中央领导。1931年5月,建(瓯)松(溪)政(和)地区成立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路下桥苏维埃政府。1933年6月,建瓯中心县委及其松溪、政和两个特支由福州中心市委划归闽北分区委领导,正式进入中共中央苏区战斗序列。1934年9月,建松政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隶属闽赣省。1949年6月,新福建省委在建瓯成立,张鼎丞任书记、省政府主席;7月28日,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在东岳庙创刊。2013年7月,建瓯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

  

  交通枢纽。为江浙入闽咽喉要地,交通便捷。京台高速公路(G3)、长深高速公路(G25)、合福高铁、峰福铁路、衢宁铁路、国道205线、237线和528线贯穿而过。合福高铁于2015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在我市设建瓯西站。京台高速公路建瓯至闽侯段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目前,除建瓯互通口外,我市有吉阳(徐墩)、南雅、川石、东游、东峰、小桥、迪口等7个乡镇设有高速互通口。衢宁铁路建成通车,在我市水源乡设立客货两用的建瓯东站。

  

  城乡建设。五年来,实施城乡品质提升项目71个,完成中山西路等7条道路“白改黑”、人武巷等8条背街小巷和盛海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下水南水美公园、云际山公园二期竣工。水南二桥、三江口大桥、北坪防洪堤等项目加快建设。下水南棚户区主体建成,放生池片区改造取得突破。城区新增停车位260个。古城保护修缮有序推进,完成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启动护城河保护修复、刘氏五忠祠修缮,恢复春秋朱子祭祀活动。获评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迪口镇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小桥镇、东峰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吉阳镇省级商务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建设。湖头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吴大元村入选“福建省民族乡村振兴示范点”培育名录。

  

  社会民生。五年来,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7个。社会保障体系提标扩面,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3.73万人、失业保险2.14万人、工伤保险4.63万人,新增就业1262人。成立教育、医疗奖励基金会。完成中小学改造提升项目19个,朱子学校开工建设,职业中专校外实训基地有序推进。落实“双减”政策,48所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基层综合医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构建新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182个村卫生所启用医保联网结算系统。养老服务不断提升,建成福乐家园一级护理院,孝心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南平四星级。殡葬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完成省运会3个场馆建设。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建瓯七中集中医学观察点改造完成,建成金盘山“健康驿站”,新增方舱隔离间221个;新建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新冠疫苗两针剂全程接种37.02万人,覆盖率87.58%。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xcp/864303.html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