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会这么火?
从第一季首播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如同一股狂风,席卷了五湖四海吃货的味蕾。如今已经到了第三季,开播之前就已让人期待满满,开播后更是令人追捧,频上热搜,甚至第一集就让一把章丘铁锅迅速卖断货。《舌尖》究竟有何魅力,竟能有如此大的能量波?今天笔者就试着为大家剖析一番。
1、制作团队功不可没。但从表面来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会令人反感。镜头细腻清晰,色彩明快,尤其是镜头角度、镜头转换逻辑以及声画配合上都给人舒服甚至震撼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犹如在亲自跟随美食从选材到成型的整个过程。正是这些艺术上的修饰,使得“舌尖”自从一播出就让人耳目一新,一帧帧画面观来如饮甘露。可见舌尖的制作团队有着深厚的技术功底和敬业精神,所以说,制作团队应当是头功一件。
2、小说通常要比教科书好看。我们学生时代都有这样的体会,看教科书让人昏昏欲睡,而看一本小说则能深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原因就在于教科书讲的是理论,而小说讲的是故事,而人们更喜欢看故事。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免会落入这样的俗套,要么是找一个所谓的美食家,寻得一个所谓的老店,品咂之后啧啧称赞,然后用一句外酥里嫩,令人陶醉之类的话打发观众;要么就是找一个技术高超的厨师,一边教人做菜,一边煞有介事的介绍食理、药理、食材搭配、运刀火候等理论知识。《舌尖上的中国》则刻意避免或摒弃了这一点,把美食融入到一个个人物生活和故事当中,介绍美食的同时将故事娓娓道来,令观众不觉入境。
3、重要的不是美食,难以割舍的是情怀。对于家园、故乡、节日等贴近生活场景的感触,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传统所产生的细腻而含蓄的情怀,极易引发共鸣。而无论是结婚嫁娶、久别重逢还是一家团聚,中国人都惯于用食物来表达这些含蓄的情感。《舌尖上的中国》完美的把美食与这些情怀糅杂在一起,让人不觉观美食而动真情,成功拨动了观众的小心弦。在丧文化盛行的今天,不少人对生活多多少少有些悲观情绪,而在“舌尖”的故事当中,又不乏有这样的主人公,他们来自平凡的市井,凭着自己一双手来支撑生活。这些正能量的故事,无疑又给不少观众打了点鸡血。
综上可见,《舌尖上的中国》不单单是一部美食纪录片,而是透过美食的窗口来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国人的生活。美食本身可能并不是重点,在这部片子中,美食只是人们情感的一种寄托。在第三季当中更换了解说,在预告片出来的时候,当人们听到的配音不再是李立宏老师的嗓音时,有些网友发出悲观论调,有人甚至说只有李立宏的声音才能让观众产生饥饿感。这只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不习惯而已,实际上当第三季播出之后,观众并没有因为配音的换人而降低节目带来的享受,或许原因就在于这部纪录片最珍贵的不在于食物本身亦或是配音,而在于美食背后的东西。
正是这些艺术和情感上的升华,让《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了一部让人追捧的纪录片,而这对于其他的电视媒体从业者而言,或许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