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火锅鱼做法? 四川火锅鱼里面涮什么鱼最好吃?
一、四川火锅鱼做法?
食材:
鲜活草鱼1条、火锅底料300 克、郫县豆瓣200克、泡辣椒末250克、白酒25克、盐适量、白糖8克、料酒100克、干细豆粉60克、泡姜150克、干辣椒节15克、豆豉末35克、姜颗30克、泡酸菜100克、花椒4克、蒜片30克、葱节100克、油酥黄豆40克、鸡精20克、味精15克、色拉油800克。
四川火锅鱼的做法步骤:
1.鱼宰杀后治净,剔下两扇净肉,剔去腹刺,用斜刀法切成厚约2厘米的瓦块形大片;鱼骨斩成大块,鱼头劈成4-6块,加少许盐、白酒码味几分钟,用清水冲去鱼块上的血污粘液,然后粘匀干细豆粉。泡酸菜切成薄片,葱切成6厘米的段。
2.锅置旺火上,倒入油烧至六成热,先下蒜片、花椒爆香。
3.再下郫县豆瓣、泡辣椒、泡姜、豆豉茸、老姜颗炒香
4.然后将鱼骨、鱼片分别放入锅中;待鱼片表面凝固成形时,速加清水1500克,再放入料酒、火锅底料、干辣椒节、鸡精、味精、精盐、白糖、葱节等调料,起锅倒入火锅盆中,最后撒入油酥黄豆即可,上桌。
二、四川火锅鱼里面涮什么鱼最好吃?
梭边鱼。
梭边鱼又叫钳鱼,是北美鲶鱼的品种之一,具有肉厚无刺,皮滑肉嫩,肥美味浓的特点。 且钳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大鲜、大补的特点,很适合拿来做鱼火锅的主料。
花鲢。
花鲢学名鳙鱼,淡水鱼的一种。 肉多刺少,营养价值高,不论是鱼身还是鱼头,烹制出来都别有一番风味,也是你吃鱼火锅的好选择之一
三、四川火锅鱼有哪几种?
麻辣鱼,酸菜鱼,六合鱼,贡椒鱼
四、四川火锅鱼底料配方大全?
麻辣鱼火锅
锅底配方:
主料:鲜活草鱼1000克,魔芋250克。
调助料:干辣椒节80克,干花椒30克,葱段25克,姜片15克,泡椒节35克,泡子姜片25克,底料全部,独蒜50克,精盐5克,料酒30克,胡椒粉5克,米酒汁20克,鸡蛋2个,干细淀粉30克,香菜段3克,鸡精5克,味精3克,猪骨鲜汤1000克,火锅油850克,熟菜油1000克(耗150克)
底料配方:
主料:郫县豆瓣150克。
辅助调味原料:姜片25克,葱节15克,蒜米10克,冰糖15克,豆豉5克,白豆蔻5克,猪化油300克,熟菜油100克。
香料配比及处理方法:八角5克,桂皮4克,山奈2克,草果5克,砂仁4克,丁香2克,小茴3克,香叶2克。
五、四川火锅叫法?
又名麻辣烫,是由原先的麻辣烫发展而来
六、四川火锅品种?
火锅的种类主要是通过锅底来区分的:
1、主要有红锅就是麻辣味道的。分为牛油红锅和清油(菜籽油)红锅底、橄榄油红锅。
2、也有清汤锅底,主要是用骨头、菌类熬制成浓汤。
3、还有一种就是鸳鸯锅。就是一般是红锅另一半是清汤锅底的组合。
一般情况下四川传统的火锅主要就是以上三种。
七、四川火锅简称?
四川麻辣火锅,鸳鸯锅,素食锅,冷锅鱼,肥牛火锅,海鲜火锅,啤酒鸭,涮涮锅,瑞士火锅(新兴的甜口味火锅,主要有起士、巧克力火锅等)
1、鸳鸯锅,一边放辣的,一边是不辣的,也可以是其他的两种口味的。
还有把锅分成三部分的,叫三羊开泰锅,也主要是满足不同口味的人们。
火锅是一个人们很喜欢的现代也很流行的一种吃法,基本上就是这些啦!
八、四川火锅的做法?
原料:菜油2500克、牛油1500克、郫县豆瓣1500克、干辣椒250克、生姜100克、大蒜200克、大葱300克、冰糖150克、醪糟汁500克、八角100克、三奈50克、桂皮50克、小茴50克、草果25克、紫草25克、香叶10克、香草10克、公丁香5克
制法:
1、菜油先炼熟,牛油切成小块,郫县豆瓣剁细,干辣椒入沸水锅中煮约2分钟后捞出绞成茸。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剥成瓣,葱挽结,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块,草果拍破。
2、炒锅置中火上,炙锅后倒入菜油烧热,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葱结爆香,入郫县豆瓣和糍粑辣椒转小火慢慢炒约1到15小时至豆瓣水气炒干,香气四溢且辣椒微微发白时拣出锅中。
3、随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等继续用小火炒约15到20分钟至锅中香料色泽变深时,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这时将锅端离火口,加盖焐至锅中原料冷却即火锅底。
九、四川火锅 青菜 特色?
四川火锅青菜主要是易熟,烫后口感脆为特色
十、四川火锅的由来?
四川火锅的出现,大约在清代的道光年间(1821-1851)。经过多方考证,四川火锅真正的发源地是长江之滨--酒城泸州的小米滩(现高坝二五厂)。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水(汤),加以各种蔬菜,再添加辣椒、花椒祛湿(因为有"菜当三分粮,辣椒当衣裳"之说)。
当时,长江边上的船工们跑船常宿于小米滩(小米滩在当时是四川境内长江边上的一个很适中的码头)。停船即生火做饭驱寒,船工们吃后,美不可言(在他们心中),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在长江边各码头传开了。
当时的重庆却是水路交通要道,比起泸州就大多了。这种食俗沿袭而下,传至重庆后,就又有一番变革了。当时一些苦力("棒棒")见到这种吃法后,就跑到杀牛场捡一些被人丢掉的牛内脏到长江里洗净,切成小块,和船工们一起吃。大家都觉得非常美味,又能填饱肚子,又能驱寒。再后来就有人干脆用一挑(两个)箩筐,一头放些牛杂(以毛肚为主)、小菜,一头放一泥炉子,用一口分了格的"大洋铁盆"放在炉子上,盆内沸腾翻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又香的卤汁,每天就在河边、桥头或走街串巷的叫卖。于是这些船工、苦力(棒棒)们也不再自己生火煮了,各人认定一格,即烫即吃,直至吃饱,还花费不了多少钱,既经济,又方便,又能增加热量。除了那些苦力外,来围着挑担子的吃的人也越来越多。直到民国二十三年,才有人把它搬进了小饭店,把这些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了格的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众人的口味,慢慢地这种小饭店越开越多,在重庆对岸江北的一条小街上几乎全都是这种饭店,并且吃的人相当多,这就是“重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后来人们为了记住这种吃法是从小米滩传过来的,就干脆把这条街称作"小米街"。
乃至后来,到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火锅日益兴盛,官场要员、金融巨头、商人、记者等以吃火锅为荣,有人还把这种火锅店高尚化。许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跑到台湾的国民党老兵,至今仍念念不忘重庆火锅的美味,有的还在台湾开起了火锅店(但由于原材料的问题,老是赶不上四川本地的味道)。所以许多书上都说四川火锅发源于重庆江北,但事实却是源于泸州,在重庆发展开来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