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是哪里菜
袁枚为钱塘(今杭州)人氏,乾隆四年进士,出任江苏,当过七年知县,不到四十岁即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故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吟咏风雅,诗酒风流。《随园食单》的主调为江浙“苏菜”,同时,周边南北兼容,满人京菜客串。随园主人把猪列为“特牲”,作肉类重头戏,“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主’”;而“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时有之之物”,遂列入“杂牲单”。总结起来,随园食单菜系(清初为“四大菜系”,至清末演化为“八大菜系”):基调淮扬菜,地缘涉徽菜、鲁菜,记忆为浙菜,游学有京菜、粤菜。南北交融,汉满碰撞。随园食单所延伸出来的启示:一食材首要。食材属先天要素,关乎品种、品质。乡间俗话“天生好吃”,鲈鱼、蘑菇、野生草鸡是也。清水见材质,天然去雕饰。食材“时令”也相当重要。跟着时令吃,最好略领先,叫“尝鲜”,顺理成章;反季节吃,叫“尝稀”,物以稀为贵。随园主人生活的时代,食物保鲜基本依赖自然,因而“尝稀”比“尝鲜”更难得。二火候要紧。物与锅与火一体,收放自如。火候掌控得好,食物活色生香;而食用及时,食物才色香味俱全。对应烹饪之火候,还有品尝之“食候”,要趁热趁快吃!同时与菜蔬“时令”呼应,上菜程序也有讲究,除了“应时”的一般上法,也有超常规的新奇上法。三饮食亦学问。饮食非小事,懂得饮食义更非易事。“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
乾隆七年(1742年),因父亲亡故,袁枚辞官养母,在南京买下一处曹雪芹祖辈遗留下来的破败花园,奉亲之余,筑山房,娶美女,品佳肴,并亲力亲为种上了花菜蔬果,当上了诗情画意的农场主。袁枚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朝野共仰,慕名来访者,重金请其撰墓志之类文章者,不计其数。而他又善理财,不言其他,我们知道他为营建随园花光了七年为官的积蓄,到去世时却有两万多两银子留下,也就可想见他日子过得相当阔绰。更重要的是,他是美食家,一部《随园食单》,奠定了他在江浙菜系里的教主地位。袁枚爱吃,会吃,每到朋友家吃到美味,回来后就派家厨去人家家里拜师学艺。随园菜便得名于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这是一部记录各种美食,但又不是菜谱的著作。袁枚小时候跟着父亲和叔父出入各种官场宴席,青年时期高中进士后,又在京城频繁参加各种雅集,中年回到南京以诗文和美食为人生至乐,所以他爱吃、会吃、有钱吃、讲究吃。他对饮食的理解,既有诗人的轻灵逍遥,更不乏对食材、烹饪、饮食规矩等的全面掌握和精准传递。一部《随园食单》,有着海纳百川的野心,可以说,就是袁枚一辈子饮食精髓的提炼,已近乎饮食之“道”的地步。《随园食单》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茶酒单14个部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