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菜系 > 正文内容

明朝名医?(古代东北名医)

2023-06-02 13:47:58家乡菜系1

一、明朝名医?

1、著名中医学家万全(1482—1597)

万全(1499-1582),古代医家名。又名全仁,字事,号密斋。明代著名中医学家。江西南昌县人,生于湖北罗田。其祖父杏城以幼科闻名乡里。万氏因科举失意,乃矢志医学。

2、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3、徐春甫(1520—1596)

徐春甫,明代医学家,祁门(今属安徽)人,字汝元(或作汝源),号思鹤,又号东皋。有《古今医统》、《内经要旨》、《妇科心镜》、《幼幼汇集》、《痘疹泄秘》等著作,其中以《古今医统》影响最大。家世业儒。因多病,乃从师于名医汪宦。博览医书,通内、妇、儿等科。曾在太医院任职。

隆庆初(1568年)参与组织成立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对李杲的脾胃学说很为推崇,并主张良医应当兼通针药,认为用药不可泥守古方,临证应会变通加减等,他的医论和著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4、大明太医院龚廷贤(1522—1619)

龚廷贤(1522~1619),古代医家名。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龚信,字西园,一说字瑞芝,任职太医院,撰有《古今医鉴》8卷。廷贤幼攻举业,后随父学医。他承家学,又访贤求师,医名日隆。曾任太医院吏目。1593年,治愈鲁王张妃臌胀,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扁额。

5、大明太医院御医杨济时(1522—1620)

杨济时,字继洲,浙江三褐县(今衡县)南乡六都杨村人。约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卒于泰昌元年(1620年),享年约98岁。杨氏幼年学习儒学。后改习歧黄。杨济时精于针灸,曾任太医院御医。

主要著作为《针灸大成》10卷。此书资料丰富,编排较为合理,故而流传较广,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书中提出了“十二字次第手法”与“下手八法”的针刺手法,至今仍为针灸医家所习用。

6、明代著名针灸医家杨继洲(1522—1620)

杨继洲(约公元1522~1620年),字济时,明代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六都杨村)人,是明代著名针灸医家。主要作品有《针灸大成》。

7、方有执(1523—1593)

方有执(1523~1593),字中行(一行仲行),号九龙山人。安徽歙县人。两番以中风、伤寒、丧妻,五次以中风殇子,遂发愤学医。着《伤寒论条辨》8卷,后附《本草钞》1卷、《或问》1卷、《痉书》1卷(1592)。

方有执一生笃志《伤寒论》研究,推崇张仲景,认为,因年代久远,经王叔和编次,原文次序有改变,再经成无己注释,又多更窜,错简益多,扦格难读。须重新整理编排,恢复《伤寒论》原貌。因此称方氏所开创的流派为错简重订派。

8、大国医缪希雍(1546—1627)

缪希雍(约1546-1627年),字仲淳,明嘉靖、天启间人。17岁患久疟,自检方书治愈,遂嗜医。生平好游,寻师访友,旨在搜集方药,切磋学问,探讨医理。曾增益群方,几经修订,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及多部医学典籍。

9、吴昆(1552—1620)

吴昆,字山甫,号鹤皋,又号鹤皋山人、参黄子、参黄生,徽州府歙县澄塘村人,明代医家,新安医学名家之一,生于1552年,卒年不详。

吴昆师从余午亭,以医为业,从三吴出发,遍历江浙、荆襄、燕赵等地,“师医道贤于己者”,自此之后医学大进。共撰述医书6种,其中《医方考》6卷、《脉语》2卷、《素问吴注》24卷、《针方六集》6卷4种现存于世,《十三科证治》、《药纂》2种成书年代不详,已经亡佚。

10、关中儒医武之望(1552—1629)

武之望(1552—1629年)字叔卿,号阳纡,明陕西临潼阜广里广阳屯(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广阳村)人。明朝著名医学家,著有《济阴纲目》和《济阳纲目》,同时在方志、文学等领域也多有建树,被誉为关中鸿儒,也被称为儒医。

11、弃政从医王肯堂(1552—1638)

王肯堂(1549—1613年),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金坛(今属江苏)人。王肯堂出身于官宦之家,父王樵是进士出身,官至刑部侍郎。

王肯堂博览群书,因母病习医。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选为翰林检讨,官至福建参政。与传教士利玛窦有往来。

万历二十年(1592年)因上书直言抗倭,被诬以“浮躁”降职,遂称病辞归。重新精研医理,能做眼窝边肿瘤切除手术,又能治愈疯疾。历11年编成《证治准绳》44卷,凡220万字。另著有《医镜》4卷、《新镌医论》3卷、《郁冈斋笔尘》等,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今人辑有《王肯堂医学全书》。

12、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1555—1636)

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学家,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

陈实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编著《外科正宗》一书,全书共12卷157篇对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疮、白癜风、烫伤、疥疮等外、伤、皮肤、五官科疾病,“分门逐类,统以论,系以歌,淆以法,则微至疥癣,亦所不遗”。分析详尽,论治精辟,治法得当,并附若干医案,令人信服。《外科正宗》向以“列症最详,论治最精”著称,反应了明朝以前我国外科学的重要成就。

13、传染病学家吴有性(1561—1661)

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汉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

二、名医怎么称呼?

名医常用杏林称呼。三国时,吴同名医董奉行医治病不计报酬,仅让治愈的病家在宅边种杏一棵,日久蔚然成林。于是,后世常以“杏林春暖”、“杏林圣手”来称赞医家的医德医术。另外也用扁鹊在世,妙手回春称颂名医。

三、上饶历史名医?

林世珍,清代人,身份是监生,上饶县(广信区)人,具体的生卒年不详。林世珍,家境并不富裕,打小便没有了父亲,靠母亲辛苦拉扯大。林世珍,自小目光远大,励志学医,通过刻苦学习和长期坚持,林世珍医有所成。

林世珍甘于奉献,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救治了大量患者,其医术之精湛,深受老百姓爱戴,名声也随着救治的人数和口碑越传越大,百里闻名。

四、基层名医别称?

赤脚医生,悬壶济世,华佗在世,扁鹊重生

五、中医名医有哪些?上海中医名医排行?

上海名中医?谁封的?都是自己吹的吧。一个没有定量化的事物,科学有效性实证又会从何而来。这是自然规律和科学定律,有点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这个规律和定律的。违背自然规律,脱离科学定律又怎么会有名中医一说。愚昧束缚人们的思想几千年,无知已经成为现代化绊脚石。人家淘汰废止的,我们还在吹捧。世界二百三十一个国家,二百九十九个国家淘汰废除了传统医学。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将八所中医药大学从世界医科院校中册除,上海中医药大学也没逃脱恶运。也就是说世界不再承认中医药及与中医药相关的事物。看看我国现实吧,从1835年100%的占比,通过184年人们亲身体验感受和对事物的思维转变,下滑到今天的3%。数据来源是2018年中国门诊急诊量前一百名的医院统计数据显示:总就诊量为354.460.000人次,中药就诊量为26.120.000人次,中医占比为8%。然而这8%当中,采用现代化医学技术手段诊断治疗的绝不会低于5%。什么是传统中医,我不多讲,请查阅韩国的韩医行医标准。我不反对中医现代化,更不反对中医容入科学技术。但一个发生本质变化的中医再称中医就违背了客观事实,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科学定律。应把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区分划别,因为现代中医完全打破了传统中医文化概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真正为国人健康服务的新型医学。

六、世界名医有哪些?

1,扁鹊,生卒年不详,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鄚人。扁鹊曾居住在中丘(内丘)蓬鹊山(蓬山、鹊山的通称)九仙洞(又名秦越人洞,唐代于鹄诗《秦越人洞中咏》有记),从师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饮以山巅“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深医术。号称神医。

2、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为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医师,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体液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希波克拉底警诫人类的古希腊职业道德的圣典。

3、盖仑:古罗马医师、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继希波克拉底之后的古代医学理论家。创立了医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的体系。

4、威廉·哈维:于1578年4月1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福克斯通镇,英国17世纪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医生。他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

七、名医传世怎样登录?

名医传世用自己的手机号码就可以登入

八、浙江历代名医?

浙江,历史上名医大家辈出,葛洪、朱丹溪、张景岳、杨继洲……改革开放以来,由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名中医、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浙江省中医药精英阵容,撑起了浙江省中医药高地和强省地位,助力了健康浙江建设和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九、保定名医历史?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 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战国时期医学家,]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十、历代名医名言?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黄帝内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北宋·范仲淹《能改斋漫录·卷十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枪,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黄帝内经》

受病有浅深,使药有重轻。度其浅深,分毫不可差;明其轻重,锱铢不可偏。浅深轻重之间,医者之精粗,病者之性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得失之间,死生性命之所系,医之道不得不为之难也——宋·史堪《史载之方》

夫用药如用刑.误即便隔死生。盖人命一死不可复生,故须如此详谨,用药亦然。庸下之流,孟浪乱施汤剂,逡巡便至危殆,如此杀人,何太容易?——清·年希尧《本草类方》

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召请,急去无迟,可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宋·张杲《医说》

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清·费伯雄《医方论》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xcx/98868329.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