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哪些正宗的特色美食?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上都有着独特风格。广东菜即粤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也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在国外可是中国的代表菜系,最早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初,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如今的粤菜已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渲染,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健康标准的体现。
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0年都位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广东也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的饮食文化近百年来都是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在之前的文章中瘦猴就介绍过广东早茶的奢华,其品种堪称饕餮盛宴,其实广东除了早茶,广东的美食也是名扬天下的。今天瘦猴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广东都有哪些特色美食,如果没吃过这些美食,你真的敢说自己去过广东吗?
一:肠粉
据说肠粉最早是叫龙龛糍,乾隆皇帝游玩江南时来到广东吃过之后赞不绝口,还说这糍有点像猪肠子,还不如叫肠粉,被皇帝命名后肠粉的名气越来越大,广东的肠粉店也越开越多。
肠粉现在是广东非常著名的特色美食之一,分为咸、甜两种,配上不同的馅料,十分Q弹。有网友说来到广东如果不吃上一碗肠粉感觉自己根本没有来过广东。
二:叉烧包
叉烧包是广东特色名点之一,也是广东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麦、叉烧包、蛋挞)”之一。叉烧是用猪瘦肉,在炉内烧烤而成,肉质软嫩多汁,香味四溢,入馅做成包子,自然是美味诱人。在广东,叉烧包不仅是一种小吃,更是象征着团结和谐,不吃上一笼是不是很可惜呢?
三:老火靓汤
老火靓汤又叫广府汤,也可以叫老火汤,是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老火汤是选用砂锅慢煮慢熬四五个小时而成,讲究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在广东,先上汤,后上菜是广东宴席的既定格局,这就是老火靓汤的重要地位所在。
四:葱油鸡
在广东有句话叫“无鸡不成宴”,不管是逢年过节,宴请宾客,鸡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更甚至有网友调侃说“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广东”。葱油鸡便是广东人精心研制出来的独特美味吃法,做好的葱油鸡吃起来滑润细嫩,清鲜醇厚,葱香四溢,别有一番风味。
五:深井烧鹅
烧鹅是广东非常著名的一道传统名菜,深井烧鹅最早起源于广州黄浦区长洲岛深井村,做好的烧鹅色泽金红,味美可口,受到了很多美食爱好者的亲睐。
六:盲公饼
盲公饼是由一位盲人创制于清代嘉庆年间,至今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盲公饼制法古朴,选用糯米和食糖,配上花生、芝麻、猪肉等上乘原料,用瓦盆盛料焙制而成,吃起来甘美酥脆,美味可口,如果你来到广东,一定不愿意错过这诱人的美食吧。
东江盐焗鸡:东江的盐焗鸡是东江菜肴里既传统又很特色的一大名菜,它的特点就是味道鲜美,皮脆,口感爽滑,咬上一口就像是在天上一样,让人心旷神怡。
梅菜扣肉:梅菜是惠州的传统美食特产,清甜爽口,口感嫩滑,香味扑鼻,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称之为是天下名菜之一,因为 这道菜的特点就是:吃起来肉烂味香,肥而不腻,吃了还想吃。
八宝窝全鸭:八宝窝全鸭是以,香菇,莲子,虾米,鱿鱼,肉粒,咸蛋,糯米等各种原料作馅,放进鸭内,让味道去腥而且把食材放在鸭口腔里,然后放汤煮开后香味飘飘,柔软爽口,是我们的最爱。
白切鸡:白切鸡在广州菜中是最普通的一种,不用加任何配料,白切鸡仍然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因为白切鸡色白里夹带着油黄,味道那是清淡鲜美,皮脆,撒上葱花就更香。
烧味:烧味在广东的美食中是很流行的,烧味里包含了各种食材,它做出来是那么的色泽鲜嫩,香味四溢,肉很爽口,而烧鸭,烧鹅也是港式烧味中的经典!
肠粉:肠粉是广州人爱吃的早餐之一,然而肠粉分为甜,咸两种味道,然而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虾仁,蔬菜,鸡蛋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以糖浸过的蔬果,再拌上然后炒香撒芝麻。
牛三星:牛三星里食材都有,牛心啊什么的,估计会有大多数人会排斥,只要再将部分的牛百叶,牛双胘,牛三星能够有效的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特别是适合生长发育及术,病后调养的人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
沙河粉:起源于天河区沙河一带,沙河粉历史已有百年有余,现在它已经被命令为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人都非常喜欢在吃夜宵的时候叫上一碟干炒牛河粉,因为那牛河的肉、汁渗透在河粉中,相互结合的味道仿佛在吸盘间缠绕唇舌,成为了不少广州人都无法磨灭的记忆。
布拉肠:作为广州人早餐代表之一的布拉肠,皮陷是那么的透明,然而简简单单的粉面包肉却让人回味无穷,恐怕只有布拉肠才能做到这种功夫了,味道极美!
沙湾姜撞奶:沙湾姜撞奶是沙湾里特有的民间传统小吃之一,奶香味扑鼻,甜中带着姜的温辣,轻轻尝上一口,奶冻在嘴里慢慢的融化,给人一种细致而高雅的口感,而且沙湾姜埋奶是具有温中调胃,驱寒养颜的功效,因此深受众多广州人的喜爱。
状元及第粥:状元及第粥是以新鲜的猪杂为主,再以姜葱调料为辅助的粥品,现在大多老广州人都会在子女们高考前煮上一碗热腾腾散发着浓郁肉香的“及第粥”给他们吃,讨个“状元及第”的念头。
和味牛杂:据说和味牛杂不是广州本地人发明的,而是在光绪年间,一个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这位师傅是用牛肠,牛蒡,牛肺,萝卜,花椒,八角等五种调味料的酱汁,然后再用慢火焖上好几个小时,等牛杂焖透了,萝卜吸收了加入牛杂味的酱汁后,再剪开小块,经过长时间的焖煮使得牛杂有浓郁的肉香与香料的结合而美味,用小竹签串着蘸辣椒吃,更是带出了牛杂本身极致的美味,让人食欲不由自主的燃了起来,美味到已经传开了全国,好吃的广州人纷纷仿效,和味牛杂流传至今。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