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菜系 > 鲁菜 > 正文内容

藏族的饮食

2022-12-12 07:33:55鲁菜1

日常食俗,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一些地区的藏族还经常食用“足玛”、“炸果子”等,足玛是藏语,为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蕨麻的一种,俗称人参果,形色如花生仁,当地春秋可采挖,常用作藏族名菜点的原料。炸果子即一种面食,和面加糖,捏成圆或长条状后入酥油锅油炸而成。他们还喜食用小麦、青稞去麸和牛肉、牛骨入锅熬成的粥。聚居于青海、甘肃的藏族也食烙薄饼和用沸水句面搅成的 “搅团”。“推”是藏族群众喜爱的食品,用酥油、红糖和奶渣估成,形似油蛋。青海藏族常吃一种藏族称“特”的水油饼。制作水油饼时将面粉揉成碗口大的面饼,放入开水锅中煮,待熟后捞出,加酥油食用。河曲地区的藏族有制作大饼之习,一般最小的也在2.5千克以上,最大的可达到100千克,作为馈赠亲友和长途旅行时用。云南迪庆的藏族把蒸洋芋(土豆)、麦面粑粑、蒸馍作为食。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在牛羊宰杀之后,立即将大块带骨肉入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制猪膘时去掉猪的头蹄,剔除猪骨,四川的藏族还要割下瘦肉,然后抹上花椒、香樟迷,撒上盐,缝合成方形,风干即成。云南藏族在将猪肉缝合之后,还要加一块重石板压,称“琵琶肉”。食用时一圈圈切下,蒸熟后用刀切食。其色蜡黄,香而不腻。

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云南藏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华的食品。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

藏族普遍喜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他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藏历年时的炸果子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还要用彩色酥油捏制一个羊头,制作一个长方形的五谷斗,斗内装上酥油拌糌粑、炒青稞麦粒等食品,上面插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做的彩花。

除夕时打扫卫鸟生,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的“万”字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初一早上,将青稞幼苗、油(饣果)子、捏成的羊头、做好的五谷斗,摆在佛龛前的茶几上,预示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云南藏族,除夕时家家都要杀年猪,初一的早上一起床,人人都要喝一种放有红糖和奶渣的青稞酒,名为“关滇”。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

除过藏历年外,每年藏历七月一日,要过“雪顿节”。雪顿节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在每年秋收以前要过“望果节”,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还要过“沐浴节”、“降冬节”等传统节日。在民间迎娶送往也和节日一样热闹,娶亲时,主人要在酒壶口和酒杯口用酥油各塑三个予头,以表示吉祥。在祝酒时,长辈先用中指蘸酒朝上、中、下轻弹三下,以表示祭天、地、神灵。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酉+斗)满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婚礼上,新郎要向新娘敬酒。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藏族传统宴席为分餐式,无饭菜小吃之分。首道食品为足玛米饭,次道为肉脯,第三道为猪膘,第四道为奶酪,第五道为血肠等等,还可以上很多道,最末一道为酸奶。席间不饮酒。主、客可多食、少食或不食,但首道和最末一道非食不可,前者象征吉祥,后者表示圆满。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饮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当你踏上雪域高原,不论走在城镇街头,漫步乡村小道,还是越过辽阔草原,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浓郁的茶香味。踏进藏族人家,不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来常往的友人,主人首先捧上香喷喷的茶,恭敬地请你喝上一杯,然后才开始寒暄议事。勤劳智慧的藏族妇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生火烧水打茶。藏族群众早上什么都可以不下肚,但茶不能不喝。甚至,人们到车站、机场和渡口送别亲友,到医院探视病人,到亲友家为死者吊唁,到公园过“林卡”,也都离不开茶。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更是青年人常进,老年人常出没。

我国西北回族的“盖碗茶”,蒙古族的“奶茶”,北方汉族的“泡茶”,东南沿海汉族和东南亚华侨的“功夫茶”,云南佤族的“苦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和饮用方法享誉天下,而藏族的“酥油茶”、“甜茶”和“清茶”更独具持色。

清茶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将茶叶深煮久熬成汁后,再加入少量食盐,倒人杯中即饮。清茶在清淡中伴有一丝淡淡的咸味,使人沁心舒适,越喝越想喝。

甜茶,也称奶茶,将红茶放入壶水中煮熬成深褐色,滤除茶渣,倒些开水稀释,待清淡适中,再加入鲜奶或奶粉,白搪,以及少许食盐,在水壶中用力摇动,使之水乳交融后,置于火炉旁或盛人暖瓶内,随喝随倒,喝一口,主人添一点。将杯中的茶全部喝完,表示不想再喝,或准备告辞。当然好客的主人还要再三请你喝。香甜可口的甜茶,深得人们青睐,街上的茶馆大多也是甜茶馆。人们在茶馆中,不仅品尝美味甜茶,还谈天说地,下棋,打克朗球,尽情享受,其乐无穷。

制作酥油茶,先将砖茶(伏茶)深煮久熬成汁后,滤除茶渣,加入酥油和少量食盐,在持制的木质桶――酥油桶中用力抽打,使酥油和茶水交融,然后盛在壶中放在火炉边,或装到暖水瓶中,边倒边喝。喝法同甜菜差不多,只是在喝前先将漂浮在茶水面上的油轻轻吹到一边再喝。茶碗也比较讲究,过去多用带盖的木碗和银碗,现在一般用印花的小瓷碗,也有仍沿用木碗和银碗的。男用的碗和女用的也有所不同,男用的稍大些,且较粗旷。酥油茶香醇甘润,营养价值极高,是藏族必不可少的饮用佳品。生活在高原上的汉族、回族等其他民族也喜饮酥油茶。

藏族人民这种饮茶的习惯,与高原独持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据有关专家研究证明,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咖啡因、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等物质。藏族人民主要以畜牧为生,食肉为主,茶碱能溶解脂肪,可以消食比腻,帮助消化。高原新鲜蔬菜和水果相对平原较为缺乏,人们难于摄足人体所需维生素,大量饮茶,可以适当加以弥补。雪域海拔高,风寒氧缺,常常寒风刮得肌肤绽开,脸面龟裂;缺氧使人头晕、气急、心慌、呕吐,茶中的芳香油、咖啡因能起到兴奋大脑,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增加血管和心脏的功能,从而提神醒脑,保护肌肤,补充氧气,减轻高山反应。有人说,喝酥油茶,甜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医疗伤风感冒,气喘咳嗽等疾病。虽然这些科学道理没有多少人晓,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深深体会到茶叶的莫大好处,因此,饮茶之习久传不息,源远流长。

据藏族民间传说,公元三、四百年前,西藏并没有茶叶,当时吐蓄居民饮一种树皮熬成的汁。到解放前,还有不少买不到或买不起茶叶的贫苦农牧民,仍饮这种树皮熬的汁。吐蕾强盛后战争频频,兵马曾到过中原,从相邻民族中夺得茶叶。起初不知其谓何物,更不知有何用途。后来,受其他民族影响,吐蕃上层开始饮茶。到公元七、八世纪,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相继进藏,不仅传入了中原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带来了大批物资,扩大了唐蕃贸易,其中包括茶叶贸易。从此西藏民众开始普遍饮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茶俗。

日常食俗,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一些地区的藏族还经常食用“足玛”、“炸果子”等,足玛是藏语,为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蕨麻的一种,俗称人参果,形色如花生仁,当地春秋可采挖,常用作藏族名菜点的原料。炸果子即一种面食,和面加糖,捏成圆或长条状后入酥油锅油炸而成。他们还喜食用小麦、青稞去麸和牛肉、牛骨入锅熬成的粥。聚居于青海、甘肃的藏族也食烙薄饼和用沸水句面搅成的 “搅团”。“推”是藏族群众喜爱的食品,用酥油、红糖和奶渣估成,形似油蛋。青海藏族常吃一种藏族称“特”的水油饼。制作水油饼时将面粉揉成碗口大的面饼,放入开水锅中煮,待熟后捞出,加酥油食用。河曲地区的藏族有制作大饼之习,一般最小的也在2.5千克以上,最大的可达到100千克,作为馈赠亲友和长途旅行时用。云南迪庆的藏族把蒸洋芋(土豆)、麦面粑粑、蒸馍作为食。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在牛羊宰杀之后,立即将大块带骨肉入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制猪膘时去掉猪的头蹄,剔除猪骨,四川的藏族还要割下瘦肉,然后抹上花椒、香樟迷,撒上盐,缝合成方形,风干即成。云南藏族在将猪肉缝合之后,还要加一块重石板压,称“琵琶肉”。食用时一圈圈切下,蒸熟后用刀切食。其色蜡黄,香而不腻。

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云南藏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华的食品。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

藏族普遍喜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他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藏历年时的炸果子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还要用彩色酥油捏制一个羊头,制作一个长方形的五谷斗,斗内装上酥油拌糌粑、炒青稞麦粒等食品,上面插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做的彩花。

除夕时打扫卫鸟生,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的“万”字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初一早上,将青稞幼苗、油(饣果)子、捏成的羊头、做好的五谷斗,摆在佛龛前的茶几上,预示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丰衣足食。云南藏族,除夕时家家都要杀年猪,初一的早上一起床,人人都要喝一种放有红糖和奶渣的青稞酒,名为“关滇”。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

除过藏历年外,每年藏历七月一日,要过“雪顿节”。雪顿节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在每年秋收以前要过“望果节”,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还要过“沐浴节”、“降冬节”等传统节日。在民间迎娶送往也和节日一样热闹,娶亲时,主人要在酒壶口和酒杯口用酥油各塑三个予头,以表示吉祥。在祝酒时,长辈先用中指蘸酒朝上、中、下轻弹三下,以表示祭天、地、神灵。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酉+斗)满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婚礼上,新郎要向新娘敬酒。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藏族传统宴席为分餐式,无饭菜小吃之分。首道食品为足玛米饭,次道为肉脯,第三道为猪膘,第四道为奶酪,第五道为血肠等等,还可以上很多道,最末一道为酸奶。席间不饮酒。主、客可多食、少食或不食,但首道和最末一道非食不可,前者象征吉祥,后者表示圆满。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饮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当你踏上雪域高原,不论走在城镇街头,漫步乡村小道,还是越过辽阔草原,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浓郁的茶香味。踏进藏族人家,不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来常往的友人,主人首先捧上香喷喷的茶,恭敬地请你喝上一杯,然后才开始寒暄议事。勤劳智慧的藏族妇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生火烧水打茶。藏族群众早上什么都可以不下肚,但茶不能不喝。甚至,人们到车站、机场和渡口送别亲友,到医院探视病人,到亲友家为死者吊唁,到公园过“林卡”,也都离不开茶。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更是青年人常进,老年人常出没。

我国西北回族的“盖碗茶”,蒙古族的“奶茶”,北方汉族的“泡茶”,东南沿海汉族和东南亚华侨的“功夫茶”,云南佤族的“苦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和饮用方法享誉天下,而藏族的“酥油茶”、“甜茶”和“清茶”更独具持色。

清茶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将茶叶深煮久熬成汁后,再加入少量食盐,倒人杯中即饮。清茶在清淡中伴有一丝淡淡的咸味,使人沁心舒适,越喝越想喝。

甜茶,也称奶茶,将红茶放入壶水中煮熬成深褐色,滤除茶渣,倒些开水稀释,待清淡适中,再加入鲜奶或奶粉,白搪,以及少许食盐,在水壶中用力摇动,使之水乳交融后,置于火炉旁或盛人暖瓶内,随喝随倒,喝一口,主人添一点。将杯中的茶全部喝完,表示不想再喝,或准备告辞。当然好客的主人还要再三请你喝。香甜可口的甜茶,深得人们青睐,街上的茶馆大多也是甜茶馆。人们在茶馆中,不仅品尝美味甜茶,还谈天说地,下棋,打克朗球,尽情享受,其乐无穷。

制作酥油茶,先将砖茶(伏茶)深煮久熬成汁后,滤除茶渣,加入酥油和少量食盐,在持制的木质桶――酥油桶中用力抽打,使酥油和茶水交融,然后盛在壶中放在火炉边,或装到暖水瓶中,边倒边喝。喝法同甜菜差不多,只是在喝前先将漂浮在茶水面上的油轻轻吹到一边再喝。茶碗也比较讲究,过去多用带盖的木碗和银碗,现在一般用印花的小瓷碗,也有仍沿用木碗和银碗的。男用的碗和女用的也有所不同,男用的稍大些,且较粗旷。酥油茶香醇甘润,营养价值极高,是藏族必不可少的饮用佳品。生活在高原上的汉族、回族等其他民族也喜饮酥油茶。

藏族人民这种饮茶的习惯,与高原独持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据有关专家研究证明,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咖啡因、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等物质。藏族人民主要以畜牧为生,食肉为主,茶碱能溶解脂肪,可以消食比腻,帮助消化。高原新鲜蔬菜和水果相对平原较为缺乏,人们难于摄足人体所需维生素,大量饮茶,可以适当加以弥补。雪域海拔高,风寒氧缺,常常寒风刮得肌肤绽开,脸面龟裂;缺氧使人头晕、气急、心慌、呕吐,茶中的芳香油、咖啡因能起到兴奋大脑,促进肌体新陈代谢,增加血管和心脏的功能,从而提神醒脑,保护肌肤,补充氧气,减轻高山反应。有人说,喝酥油茶,甜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医疗伤风感冒,气喘咳嗽等疾病。虽然这些科学道理没有多少人晓,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深深体会到茶叶的莫大好处,因此,饮茶之习久传不息,源远流长。

据藏族民间传说,公元三、四百年前,西藏并没有茶叶,当时吐蓄居民饮一种树皮熬成的汁。到解放前,还有不少买不到或买不起茶叶的贫苦农牧民,仍饮这种树皮熬的汁。吐蕾强盛后战争频频,兵马曾到过中原,从相邻民族中夺得茶叶。起初不知其谓何物,更不知有何用途。后来,受其他民族影响,吐蕃上层开始饮茶。到公元七、八世纪,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相继进藏,不仅传入了中原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带来了大批物资,扩大了唐蕃贸易,其中包括茶叶贸易。从此西藏民众开始普遍饮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茶俗。已赞同21| 评论(2)

藏族的饮食文化

藏餐是人们对西藏及广大藏区菜点的统称,具体一点说,应该是以拉萨藏餐为代表的藏族餐饮的总称。

藏族饮食文化的的发展历史

公元6世纪,藏餐的烹调技术第一次发生较大变化。吐蕃因与中原内地和中亚各国通商,大量烹调原料和技法传入西藏,使西藏的烹调技术得到了发展,尤其是文成公主入藏,开辟了藏汉两族饮食文化交融的先河。这时人们开始注重博食和养食。博食,即烹调用的原料品种繁多,遍及粮食、畜乳、蔬菜、瓜果等门类;养食,“医食同源”,“药膳同功”。这充分说明当时的西藏医药事业在食补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四部医典》给人们展示了西藏烹调原料的丰富资源,并从医学理论上阐述与饮食有关的上千种本土植物、动物、矿物细化药理功效。通俗地说,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以及怎样吃;二是中西雅食文化的进入,使西藏药膳制作渐渐兴起,为西藏饮食烹调理论奠定了基础。

西藏第二次藏式烹调发展阶段是18世纪,这一时期是清朝光绪皇帝统治时期,清代筵席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种类之多,规模之大,菜肴之丰盛,烹调之精美难以表述,当时出现了筵席之最――“满汉全席”。后来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藏汉人员的往来,内地饮食文化不声不响地传入了西藏。当时藏族人称“满汉全席”为“嘉赛柳觉杰”,意思是汉食十八道。当时在拉萨、江孜、日喀则等藏区重镇街面上的各种蔬菜、瓜果,厨具、器具开始多了起来,一些比较简单的烹饪技术也流传到民间,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烹饪技术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西藏的融食、娱、游、乐于一体的饮食文化开始进入上层贵族家庭。但是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地理、交通以及信息等诸多原因,不管是中原的美食佳肴或是从西方传到南亚、北亚、西亚的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范围极其有限,只为少数西藏贵族及商人家庭所了解,而西藏广大农牧区的人们仍靠原始而简单的烹调方式打发漫长的岁月,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

西藏第三次藏式烹调发展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西藏的旅游热,使西藏饮食、烹调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的最基本的问题上,开始朝着由简至繁,由粗至精,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新原料不断补充,厨师地位得到提高,烹调技术不断交流,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烹调专著。次仁群培所著的《藏餐菜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藏族常用饮食辞典》、西藏拉萨饭店厨师次仁群培所著的《拉萨地区藏餐菜谱》慢慢揭开了西藏烹调的新篇章,使西藏这一“绿色饮食王国”名扬全国,闻名天下,并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饮食文化、饮食科学、饮食艺术、饮食礼教和藏民族的饮食特色。

四大藏餐风味

藏餐菜品不多,不分菜系、菜派,但不同地方的菜点风格各异。细细研究藏餐,大致可分为四大风味:以阿里、那曲为代表的羌菜;以拉萨、日喀则、山南为代表的卫藏菜,也叫拉萨菜;以林芝、墨脱、梓木为代表的荣菜;以过去王家贵族及官府中的菜肴为代表的宫廷菜,共有200多种。

羌菜,指高寒牧区的饮食,为高原牧区风味,其菜系风味特色是注重原汁原味,取料单一,重于咸、淡、鲜、酸、香。具有调理适应高山寒凉气候之功效。以奶酪、牛蹄、酸奶、酥油等为主要原料。

卫藏菜,指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区使用的饮食。主要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风味,其特色是:取料广泛,除了奶制品、牛羊肉外,还有各种农作物,因此荤素配合得当,工于火候,调味以鲜咸,淡爽。制作手段也比较丰富,重于煮、炒、烧、闷、炸。如:萝卜炖牛肉、手抓羊肉等,以秋瑞(奶豆腐)、生牛肉酱而著称。

荣菜,指低海拔的藏东南地区饮食。取材于高山森林,以菌类野生药材为主,制作原始、风味清鲜、咸中带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尤以烤制香猪见长。

宫廷菜:指在原有的各种藏餐的基础上,精工细做,博采各家之长而形成的综合菜肴,材料都取之本土,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技法全面、色泽美观、滋味清鲜,是藏餐中的精品,各地方的人都能接受。

特色食品

酸奶

西藏的酸奶是由牦牛奶为原料的,酸奶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作的,藏语称“俄雪”。2002年在旧金山举办的冬季食品展销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厨”对展销的各种奶酪进行了品评,最后,西藏的牦牛奶酪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奶酪之一。西藏牦牛奶蛋白质的含量比一般牛奶高,特别适合制作奶酪。一般10公斤牛奶可制作1公斤奶酪,而同样数量的牦牛奶能制出1.5公斤奶酪,口味也相当不错,而且是纯绿色天然食品。

特色食品

那曲的退(酥酪糕)、普兰的尼雾汁(醪糟煮油汁)、山南的鸡蛋、亚东的鱼、拉萨的糌粑、林芝的藏鸡烧香菇、昌都的蜂乳酱菜等。

藏式面点

巴差玛尔库(酥油浇面疙瘩)、秋尔退(奶酪糕)、卓退(人参果糕)、玛尔森(酥油面糕)、扎卡森(藏式薄饼)、米聂菠萝(奶酪包子)、夏八差(肉炒面疙瘩)、加热(酒饼)、夏馍(肉包子)、夏八列(肉饼)、比西(汤心面)、馍东(藏式窝头)、听吐(拉面)、蕃吐(藏面)、列吐(扁面)、巴吐(面疙瘩汤)、败塔(带面)、塔尔细(四角面)、卓吐(打卤面)、耐吐(青稞打卤面)、仲吐(青稞粥)、莎吐(荨麻糊)、岗木吐(青豆糊)、糌吐(糌粑糊)、秋瑞(奶酪糊)、观胆(青稞酒奶酪红糖汤)等。

你是谁不知到自己想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xcx/luc/2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