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囊瓜的做法?
白囊瓜的做法?
材料
白囊瓜200克、盐、鸡精、生抽、老抽、蚝油、白糖各适量
做法
1、白囊瓜去皮去瓤,切成方块。
2、热锅下油,油热后下入白囊瓜块煎至四面略显金黄后,把白囊瓜扒到锅边,中间下少许白糖炒出糖色后和白囊瓜块一起炒匀。
3、放入盐、适量生抽、老抽,加一小碗水炒匀后盖上锅盖,焖煮至白囊瓜到熟。
4、再加蚝油、鸡精,大火收汁,起锅撒上葱花即可。
食材
瘦肉 100克
瓠瓜 400克
方法/步骤
瘦肉洗净,切丝备用
瓠瓜去皮,切薄片备用
锅里入油,倒入瘦肉加入盐巴清炒一下
倒入瓠瓜,爆炒
加入适量水 微煮下
尝好味道!出锅。
主料:囊瓜500克,瘦猪肉100克,
辅料:胡萝卜片少许,
调料:十三香,葱花,姜,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囊瓜500克去皮去瓤,切2公分见方薄片;
2.瘦猪肉100克切2公分见方薄片;
3.锅放底油,加十三香、葱花、姜、胡萝卜片少许;炒出香味;加肉片炒熟,加囊瓜炒至变色,加1勺水,继续炒至水干,加盐、味精出锅装盘。
杀年猪在四川是个怎样的存在,为什么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汉字家的下半部分是豕,豕就是猪――屋里有猪便是家。
四川人心中,冬至杀年猪代表着虽然寒冬将至,但我们准备充分足以安然度过,是对这一年的辛劳付出最真诚的奖励。
▲在四川泸州合江县的一户农家里,4名男子正把杀好的年猪抬上秤称重
杀年猪的日子有讲究。
旧时有杀七不杀八的说法,逢亥日、亥时及逢阴历六、八是不能杀猪的,一般都会选在适宜祭祀的日子进行。
在杀年猪的前一天,就不再给年猪喂食了。
主要是三锋袜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猪的挣扎的力气小一点;
二是让猪在上战场时拉的粑粑少一点;
第三,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饿了一昼夜的猪才能吊出里面有粉的粉肠(猪小肠和猪大肠连接的一段小肠,是横结肠的一部分)。
杀猪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众人的齐心协力。
一头300斤重的大肥年猪,至少5、6名强壮的男子才能制服。
宽敞的院坝边上是杀年猪最佳的地点,砌一个土灶,烧一大锅开水也是杀年猪的必备工作。
旧时巴蜀地区的杀猪匠在杀猪前,会先给猪念一段往生词:
猪娃猪娃你莫怪,你本是人的一碗菜。
今年去了明年来,畜生快快去投胎。
杀猪时也有讲究,必须一刀毙命。
一方面是让猪不受罪;
另一方面,如果一刀捅下去没死,或者猪挣脱了会被视为不银好激吉利,主人家不高兴是肯定的,对杀猪匠来说更是职业生涯的污点。
杀好的猪如同张爱玲写的一样:齐齐整整,尚未开剥,嘴尖有些血渍,肚腹掀开一线,露出大红里子。不知道为什么,看了绝无丝毫不愉快的感觉,一切都是再应当也没有,再合法,更合适也没有。
按照四川的风俗,主人家会在接完猪血后,在旁边烧一些蘸了杀猪刀上鲜血的纸钱。
一是祭刀;二是送年猪上路,让它在轮回路上有买路钱。
烧完纸钱,事先烧好的一大锅开水就派上了用场:淋水刮毛。
死猪不怕开水烫这句常用来骂人的俚语便出自于此。
刮毛洗净后,杀猪师傅开始分解猪肉。
首先把猪头和猪尾割下来放在最显眼位置,这叫有头有尾,寓意一年到头吉祥顺畅 ;
然后卸下肚腹板油,开膛、取脏、下膀、开边……
在一刀刀行云流水的分割中,轰轰烈烈的岁末节日接肘来临。
刨猪汤川东、渝中(重庆)一带,用年猪各个部分制作的冬至节宴席,叫做刨猪汤;
是要广邀亲戚、朋友及常往来互帮的邻人们共享的,而且不送礼哦!
以前请客的时候,每桌都必须要坐一个亥年(猪年)生的人,俗称还愿,现在已经不太讲究了 。
刨猪汤的基本阵容是七大碗八大碟,主菜有粉蒸肉、回锅肉、炒猪肝、酸菜滑肉面块和终极硬菜刨猪汤。
刨猪汤是刨猪宴的灵魂,是用脑花、血旺(猪血)、粉肠、猪肝、里脊肉加上现摘的蔬菜(豌豆尖或莲白)做成的一道汤菜。
即使是在物流发达的今天,要想尝到刨猪汤的鲜活滋味也只有在杀猪的现场。
九斗碗如果说刨猪汤酝酿的是前奏,那九斗碗奏响的就是高潮。
在川西、川南和成都平原地区,把年底走亲访友称作走人户,吃的宴席叫做九斗碗。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数字九为尊、同时又代表多;
斗指大,九斗碗在名义上就是指很丰盛的席面。
九斗碗一般是摆在户外,田间地头、村头巷尾都可以。长长的席面如流水一样铺开,代表长长久久、合家团聚。
在解放前,办一桌九斗碗要3-4斗米,而当时一亩地才值3、4石米,办10桌九斗碗的代价就相当于卖一亩地。
九斗碗溢出的是川人骨子里的生活智慧。
主场虽然是在农村,但却很讲究吃的传统礼仪。
首先是摆餐具:
先从八仙桌的上位开始,由右向左次序摆放;
每个位置摆放一个碗、一双筷、一只碟、一把汤勺、一盏酒杯,全部袜毕要放整齐。
入席的重点是长幼有序、客尊主卑。
主人家要先把长辈和贵客请到堂屋里坐主桌,每张桌子内部要请长辈坐上席,标准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八仙桌两侧按左大右小,辈分和岁数坐;
若同桌有父子或师徒,坐位不对师尊、不坐同一根板凳。
桌与桌之间按辈分、身份、男女的顺序依次安排下去,最后才是主人家。
有时因为人太多,主家妇孺小辈们就在厨房里端个碗解决---这绝不是歧视妇女!
在四川,男人都是耙耳朵(指怕老婆),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不上席在厨房里吃更自由、量更多。
坐好后,放鞭炮,厨师就开水安排走(上)菜了。
吃的过程中更要讲礼节,具体体现在请菜和留菜:
请菜是在一张桌子上,由某个人来充当礼生的角色。
在大家都没有动筷时,一个人是不能单独率先开吃的,这时请菜人就会先举筷,指着某道菜说大家请,而他自己要请完所有人后才会动筷吃。
若某位的长辈因为行动不便没有来赴宴,主人家帮厨的人会特别准备一个空碗给留菜人;
每吃一道菜,假若别人吃两片,他就只吃一片,甚至一片也不吃,这叫忍嘴留菜。
这些充满仪式感的礼节中,透出的是四川人对尊重、孝道、公平、节俭等的川味见解。
传统的九斗碗有三蒸九扣十二道主菜,当然,这里的三和九是虚数,取三三不尽和长长久久(九)的寓意。
主菜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猪肉来设计,主要的烹饪方式是蒸。
上蒸笼前,猪肉都要先在锅里煮过,原理和回锅肉先煮过再炒所以吃起来肥而不腻一样。
炸酥肉
在其他菜未做好时,先端出酥肉让大家解馋,剩下的要做成汤菜。
品碗
蒸品碗,是九斗碗宴的精华所在,与刨猪汤异曲同工。
作为品碗九斗碗宴上的第一道硬菜,考验的是厨师刀工及调味水平。
装碗时要做到口感有层次、荤素有呼应、翻碗后有美感,才能上蒸笼;
品碗上桌后,先观其品相、再品尝汤味、品论肉菜是否入味、软糯口感是否达标、蔬菜能否保留其鲜爽……
做得好的品碗会让客人赞叹不已,给主人家长面子,还决定了厨师所得红包的厚度以及业界的名气……
夹沙肉
夹沙肉外观酷似樱桃、色泽诱人,吃起来肥而不腻、肉味酸甜,美少女们最喜欢这道菜。
甜烧白
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夹沙肉和甜烧白,甚至连四川人自己有时都说不清楚。
实际上两者有很明显的区别,甜烧白在蒸前除了煮,还要炸过,这样在蒸好后才吃不出猪皮的韧性;
烧白是单片,和固体红糖一起蒸,肉会被染成深褐红色;最后盖上红薯(或红萝卜),浇少许酱油,上笼屉蒸熟。
撒点白糖,晶莹剔透的肉片一入口,瞬间就在舌尖上融化,只留甜香的肉汁唇齿间荡漾。
咸烧白(梅菜扣肉)
咸烧白一直是川菜菜单上的保留菜品,咸菜和鲜肉的相互渗透,肉汁稠、咸菜香,号称干饭⌒恰
粉蒸肉
做这道菜要先做粉:
炒锅中放入大米,炒干后放入花椒,炒到米色发黄、椒麻香出即可起锅,晾凉后磨碎;
五花肉和猪肋骨煮7成熟,肉切成片或者细条,猪骨切方块,用熟猪油、红糖水(或者酱油)、姜水、胡椒粉拌匀,再均匀地粘上粉,用红薯、南瓜、玉米等打底,上笼蒸熟。
粉蒸肉让主食大米成为调味料,口感微麻、肥厚干香,是川菜里的当家菜。
蒸镶碗
川北地区的人们认为,镶碗的出身高贵,绝对是皇帝娘娘们才配吃的。
所以,请叫它的全名:爱新绝味・蛋皮猪肉大丸子!
但凡对镶碗的出身提出异见的,都以笑得合不拢嘴而失败,川人的北纬30°谜之自信绝非浪得虚名。
证据1:宫廷色
大品碗中,以蛋清、蛋黄、肉末等分层镶嵌而成的镶碗,呈块状叠加,肉红的质地上,镶嵌着白、黄双边,层次分明,色彩协调,形制精美。
尤其是那抹蛋黄金边,明丽高贵,不无矜持地流露出几分尊显……
证据2:皇家味
出身皇家的镶碗既入民间,也不乏隐者的低调:清蒸之后,热热的镶边肉块,斜斜地泊于漂着油花葱花的羹汤之上,一副悠闲而又清淡的模样。
细品镶碗之味,则松软柔和,清香鲜美,口感温婉,如沐春风……
(摘自《中国美食地理》2006-02期《八条古蜀道上的美食漫游》)
蒸肘子
肘子又称膀,不取骨头,整只入笼蒸熟。
因苏东坡的代言而闻名天下,现代人一般叫它东坡肘子。
这道菜是吃油大时期的代表作,一般是在最后才出笼,一是不好下筷,二是太油腻,常被剩下。
凛冬已至,酒肉无边。
走人户、吃刨猪汤、九大碗这些与族群有关的承诺,在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稀薄。
身富力强、浑身理想的人们,更愿意用一年的凿壁偷光,换一夜的星光璀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