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菜系 > 湘菜 > 正文内容

云南佤族十大特产?

2022-12-12 04:35:06湘菜1

一、云南佤族十大特产?

1:水酒

水酒是佤族人酿制的一种低度酒,由于营养丰富,加之清冽甘醇,口感舒适,所以佤族人最喜欢饮用,也是招待客人的重要饮料之一。逢年过节,烧酒可以没有,但是水酒是无论如何也少不得的。

2:鸡肉烂饭

鸡肉烂饭佤族称之为“每押”。其制作方法是用杀好的鸡,先连皮烧黄,然后再煮,同时放米、酸笋子、盐巴、辣椒、花椒等物。当米要熟透时,把鸡拿出来,用手撕下肉。撕好的肉连同准备好的葱、茴香籽面、大蒜、香蓼、薄荷、阿佤芫荽等佐料一起放进锅内,盖好锅后再焖少许时间,然后启盖用勺子搅拌数次,这样,鸡肉烂饭就做成了。这种烂饭除了味道香美之外,还有易消化、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颇受其他民族所称道的佤族食品之一。

3、蘸水稀饭

蘸水稀饭佤族称之为“每最”。其制作方法是:用新鲜的白菜、青菜、南京豆、筷子豆等放上少量大米,再加适量的食盐掺和煮熟。再将用火灰焐熟的豆豉粑粑、火烧辣椒以及生姜、大蒜春碎,芫荽及葱切好,放在大碗内,用开水冲泡,稍凉之后即成蘸水。就这样稀饭蘸着蘸水吃,既清香可口,又略带刺激,很能增进食欲。

4、绿豆菜

绿豆菜是佤族最有特点的食谱之一。其做法是:先浸泡绿豆,淘洗后再煮。尚未沸涨之前不能搅拌,避免夹生。水涨后,放入腊牛肉、腊猪脚或腊猪肉。待豆子煮透,再放入酸腌菜,稍煮片刻,将锅抬下,把汤倒出来留渣于锅内,再放生姜、芫荽、葱、蒜等佐料,用勺子将绿豆搅烂,再放盐巴及辣椒,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绿豆菜就做好了。

5、小黄散叶汤

小黄散叶汤是用煮绿豆的汤加工而成。采集小黄散叶是在每年的冬春季节,这时小黄散正开花,其叶的药力最好。采的时候要连枝采下,然后成捆放在炕笆上烘干。加工时先把绿豆汤放进锅内,用手把火灰焐熟的臭豆豉粑粑及火灰烤黄的辣椒揉碎,再加酸笋子煮,汤煮开之后再放用火烤黄的小黄散叶,少许时间即可抬下食用。小黄散叶汤不仅可口,而且促消化,增食欲,所以,佤族称这种汤为“达丁别”,意思是使人饭量大增的菜。

好了,佤族的民族文化和美食就介绍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佤族的美食确实独具风土文化风情,有机会的话,吃货朋友们大可一试,亲身体验一下佤族的热情和他们不一样的风味美食。

二、云南16个州市特色菜排名,你的家乡菜排第几呢?

云南16个州市特色美食排名出炉,看看你的家乡菜能排第几名?

第16名

楚雄姚安乳鸽

姚安养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坝区农民几乎户户养鸽。

栋川镇街头还专辟鸽市进行交易,省内外购者络绎不绝,年均可有20一30万只乳鸽上市。

初孵化出来的小鸽,在毛长全离窝之前称为乳鸽。

乳鸽肉嫩骨酥,不肥不腻,既是席上珍,又可入药,若用白附片与之炖成“鸽附汤”,有热血滋补之奇效,俗称“肉中人参”,对治疗体虚、神经衰弱,疗效甚佳。

第15名

文山广南豆沙肉

文山人的餐桌上很少吃甜味的餐品,但在传统菜谱里却有一道以香甜为主的菜――豆沙肉。

这道菜出自文山广南,200年前喜食甜味的外地流官或客商把甜味食品搬上了广南人的餐桌,并一直保留传承至今,一道菜体现了内地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在味觉上的交流与融合。

豆沙肉作为广南的一道传统名菜,已有200多年的制作历史。因其晶莹透亮,味美香甜,油而不腻又肥嫩可口,在筵席上常为客人交口称赞。

豆沙肉200多年一直流行于广南古郡莲城,现在八宝的酒席宴会上也有这道让人念念不忘的名菜。

第14名

西双版纳菠萝紫米饭

菠萝紫米饭是最具傣族特色的糯制食品。

制作时,首先要把紫糯米用水浸泡七到八小时,然后淘洗干净,与剁细的猪肉搅拌均匀,把准备好的菠萝用刀在其顶端切出一个盖,然后掏去菠萝心,放入紫糯米,再把切去的盖盖上,放到甑锅里蒸熟,当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即可食用。其味香甜可口,并有补血润肺之功效。

第13名

临沧佤族鸡肉烂饭

佤族鸡肉烂饭是临沧的特色美食。鸡肉烂饭是取鲜嫩乌骨子鸡切碎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入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凡到过佤族地区或曾在佤族地方生活过的人,对“模尼亚布绕”――鸡肉烂饭并不陌生,它是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佤族人民人人喜爱的食品,也是佤族人民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

第12名

德宏景颇鬼鸡

景颇鬼鸡,历史上景颇族有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而鬼鸡就是景颇人用鸡做祭品,祭献鬼神后,将鸡宰杀,煮熟晾凉后撕碎,在野外佐以剁碎的姜、蒜、缅芫荽、柠檬叶等相关配料,配入盐、味精、酱油等调料制成。

在过去,只有山官(景颇族的头人)、贵族才能享用这道菜。为了能常常吃到这道美味,聪明的景颇族人将“鬼鸡”端上了饭桌,并作为款待客人的上好佳肴。

三、西双版纳傣族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详细的,~

傣族是一个居住在海拔较低,地域平垣开阔之地(俗称“坝子”)的民族。居住在坝子上的傣族,因气候、气温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饮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喜酸,故有“酸摆夷”之称。在傣族闻名遐迩的菜谱中,其名菜几乎都离不开酸。作为调料的“酸”,既有植物性的,如竹笋、酸橙;也有动物性的,如酸蚂蚁;还有经化学反应制成的,如醋(自酿)。傣族嗜酸,一方面与其生活地域有关,傣族居住地都较燥热,酸性食品不仅能消食,而且能刺激食欲,预防中暑。傣族嗜食酸,这是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克服气温高等自然因素而逐渐形成且保留的,是一个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最朴素、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习俗,也是傣族饮食文化中最显眼的亮点和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一种反映。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特点是“食野”。所谓“食野”,是指傣族喜欢吃一些野生的动植物。在傣族饮食文化“食野”的菜谱中,既有动物的,如食“温顿”(一种生活在怒江沙滩上的虫)、食蝉等;也有植物的,如野生的蕨菜、刺苞、鱼腥菜、香茅草、“摆夷拄棍”(一种长绿植物,食其嫩芽,因傣族最喜欢食之而得名),这些野生植物具有清肺解热、明目健脑、抗衰老的作用。傣族饮食文化中的“食野”特点,证明傣族人民认识自然,崇尚自然,反映出傣族人民一种淡泊、闲适、随意的心理特征。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食花”。攀枝花、白花、芭蕉花等植物的花,傣族人民将其佐以调料做成美味绝伦的佳肴。在傣族饮食中的食花习俗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将一种名为染饭花的花摘下洗净,将染饭花加水煮后弃花留水,将糯米放入黄色染饭花水中浸泡约4小时,使颜色入米心,然后将着色的糯米捞出放入甑子内生蒸至熟,然后倒入盆内反复搅拌。米饭呈现出花朵的黄色,食之松软可口而略带清香。此饭一般在清明节时做,做好后将其作为祭祀先祖的“供饭 ”;或在节日宴席上和其它菜肴相配,因其色香味俱全,从而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傣族独特的饮食结构,与当今倡导的绿色食品契合,傣族菜肴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特点,这是傣族人民尤其是傣族妇女不易肥胖的原因之一,从营养膳食的观点看,傣族菜肴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于傣族主要居住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即高温多雨、湿润静风。年平均温度在21摄氏度左右,因四季划分不明显而将一年划分为三个季节,即腊鲁闹(冷季)、腊鲁黄(热季)、腊鲁分(雨季)。傣族人民对水钟爱无比,使傣族成为一个喜欢临水而居、与竹为伴的民族,被称为“生活在河水边的人”。

由于傣族居住区雨季漫长缠绵,且傣族是一个喜欢临水而居的民族,故傣族人多塔喃(水)偏盛。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傣医观察到人体发病与风关系极为密切,风可单独致病,也可夹杂他邪相合而侵犯人体发病。因此,傣医认为风致百病,百病皆由风引起。风分为外风和内风。内风多由于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气)偏盛或不足而致。外风则是感受自然界的风毒邪气而致,一般多见内外风相合而使人发病。因此,傣族人民易患风水失调的疾病,如肢体酸重、麻木不仁之拢梅兰申(风湿病)、拢贺按(头风痛)之症,或肢体抽搐痉挛之“拢旧”。

塔喃(水)偏盛又会影响塔令(土)的功能,出现塔令(土)失调的一系列表现,如饮食消化、吸收,或排泄功能失调等症。由于土能生万物,一旦塔令(土)不足则又造成其他三塔的功能失调。

一、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

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是傣族文化发育的重要环境基础。在傣族集中分布的宽谷坝区,热带雨林气候所提供的充足的光热、丰沛的降水、肥沃的冲积性土壤,为傣族文化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傣族对生存环境的理解是以人为中心的地域环境印象,他们认为人的生存以环境为基础,在环境层次中,森林自然环境是最基础的,它为水稻文化涵养水源。而水资源为水稻文化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有水才有水稻田。水稻耕种需要丰富的土地资源。傣族以越人的耕种文化环境感知为基础,以傣族祖先“允门”留下的遗训为价值观,塑造地理景观,使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地域系统呈现出“森林农耕民”的特征。在此过程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价值取向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必须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成为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的行为要为自然负责,但又不被动地屈从于自然,他们理解自然的流动和变迁并在其界限内创造人类文化,并形成其生态观念。此生态观念的主体就是傣族祖先“允门”留下的遗训,也是傣族在西双版纳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越人文化基础上,“允门”遗训基础上,通过知觉形成的价值观念,把自然环境与生命联系起来的生态直链型关系“森林一水一田一粮一人”,即有了森林才有水,有了水才有田,有了田才有粮,有了粮才有人。这种直接的因果直链型生态关系,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是一种强势文化生态关系,在这种观念中,环境是文化的决定因素,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人的文化与行为,所以在傣族文化行为中,不滥伐森林,每户都种植速生的薪碳树种铁刀木专做烧料,并且具有一整套的水资源管理办法。正是由于丰厚的森林生态所涵养的肥沃坝子蕴育了傣文化的多姿多彩。这种生态直链环境与人的价值观构成了傣族文化空间观念的精髓,他们以此观念理解环境与人的关系,并指导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如聚落的选址、土地利用、水稻种植等都体现了这种环境价值观念。

从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反映出,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真正是“心理上的”,我们在心理范围内解释环境,我们在认识与感觉环境时是有选择的、不完全的。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环境信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方式处理和组织信息,其处理结果储存在我们的脑子里,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观念。这种空间观念影响整个地域环境的形成,并在观念体系上与所有的其他影响因素联系成网。凡是有意义的、连贯的和合适的因素,都深受人们文化空间观念的影响。

二、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观感结构

傣族在其空间观念的文化指令下,选择了宽谷、坝区聚居。傣族理想居住模式:靠山近林―有小河流―阳光充足―方便道路―良田。其中靠山近林、河流、良田是主要因素。西双版纳的傣族有95%分布于河谷坝区,5%分布于山区、半山区,傣族居住的环境属平坝、河谷区,并有河流经过。在傣寨背后往往有一个风景林,寨子周围及每户都有花果园,傣族人每天到田里种地,河里洗澡,傣族村寨是山、水、林、田、聚落相配的傣族文化园林,就其生活环境资源具有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结构。

在空间观念的作用下,傣族形成独特的地域意识行为:家庭一村寨―农田一山林。在空间观感结构中,家庭一村寨―农田是日常中心活动地域,山林是次要活动地域。在中心活动地域傣族文化塑造了独特的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

傣族以其空间观念确定他们的空间观感结构,并通过地域意识行为得以表现。对傣族来说,活动地域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中心活动地域对傣族生存丰收起重要的作用,也是地域文化系统集中体现的主要地域,是傣族获得物质能量、信息的主要生存空间。在此地域上,傣族文化最显著,傣族整体生态系统网络最复杂,物流、能流、信息流最旺盛。在次要活动地域傣族活动的频度减小,与环境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减弱,森林山地地带是傣族神圣的区域,属于保护的领域。同时也是傣族文化与山地基诺、哈尼等民族文化交汇的地带,是山坝民族文化的交汇区。

在傣族空间观感结构的构建中,傣族文化塑造了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其空间结构系列如下:第一层为村落庭院圈层,这里以傣族特有的干栏式傣楼为中心,上住人,下养牲畜,放农具和交通工具,庭院外以大戟科的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为栅栏,栅栏与房子之间傣族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由妇女经营,种植有果树、香料等经济作物,上层是椰树和槟榔、菩提树,中间有香蕉、芭蕉、柚子、菠萝蜜树,低层则有菠萝、西瓜、石榴、香缘、茶叶、花卉、药材等。体现了人工植物群落的最大空间利用,是最好的生态经济园。在商品市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交换补贴家用。第二圈层是田野生境圈层,大面积的水稻耕种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要,以蝶形花科铁刀木(Caesalpinia Siamea)为首的薪炭林以供薪炭烧柴需求,以水牛为首的家畜牧养需求,以竹笋、青苔为首的蔬菜需求,以大榕树(大青树)下民俗、宗教集会需求,以菩提、 贝叶树簇拥的寺庙宗教核心需求。沟渠较密,水面较大。第三圈层为森林生境圈层。狩猎需求、木材建材需求、经济林需求、物种交换需求、森林绿地保护水土涵养水源需求等,这里也是傣族与山地民族物流交换。形成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在这样的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人与各圈层的生存资源不断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有机合谐地形成傣族整体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模式。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的景观范式是傣族长期与自然地理环境调适的结果,也是傣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

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是傣族对空间的有效安排和利用,折射出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在其中有垂直向度的空间利用,有水平向度的空间利用。但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向度的空间利用都是傣族文化空间隐喻的景观反映。这里,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不能简单地确定哪些因素“造成”某些结果。而地方感正是这一混合体的总体表现。地方感导源于内在熟悉的知识,导源于“在一个实质环境中关怀领域,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网络”的建立;导源于情感紧系的物质环境,以及意识可觉察到的环境的认同和空间界线;导源于长久以来“经由听觉、嗅觉、味觉、视觉”所强化的亲切的关联性;导源于“连续发展、庄重而快乐的庆祝活动”的传统复现,或与其它聚落居民之间的竞争;导源于“周围环境的整体经验”。

三、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空间隐喻的特征

一是傣族的文化空间观念决定人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塑造地景的依据。影响空间观念形成的因素很多,如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民族自身的特性、宗教的和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实际应用的生产生活技术。此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单独作用于空间观念的形成,而是综合因素组成一个影响网络共同影响傣族的文化空间观念。

二是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的形成是不全面的,具有选择性,而且人的空间观念与观感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人的文化所能涉及的范围有限,人们趋向于把当前的空间观念与感觉看作是永久性的。但是由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整体作用下形成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会随时间、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三是傣族的地方感具有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地方感的综合性;其次表现在地方感的时间变化性上。正如西双版纳傣族的地方感正在发生变化,傣族社区传统的地景也在发生改变。

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社会经济具体情形紧密相关。因此文化地理学对文化的研究需要把文化置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中,研究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所以文化对环境的阐释是复杂的。人们以自身的文化为基础,以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从环境的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向度理解和阐释环境、利用环境。所有这一切汇合在一个有条理的格局中,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地区,长夏无冬,物产也比较丰富,一年四季的食物都不会又短缺的时候。

1.因为地处热带,人们需要使用一些酸、辣、凉的食物来帮助消化与排汗,所以版纳地区的食物多偏于酸辣。同时也因为其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比较适合种植水稻,一般是一年三熟,海拔稍微高点的地区一年两熟。现在最好吃的大米是勐海、猛混、勐遮的大米,属于贡米哦~

2.版纳物产丰富,天然去雕饰,大部分的野生菜肴均可用水冲冲去除灰尘即可,可生吃也可做熟了吃,能生吃的菜多半是清凉解毒的。而让大部分人看起来不能吃的比如蚱蜢、肉蛆、剁生、蚂蚁蛋也是由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所致。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由于入射角高,冬至时分高度角最低为45°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又因距离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1993年10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西双版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从世界地图上一眼看去,会发现在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几乎都是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或戈壁,惟有这里的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块镶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格外耀眼。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西双版纳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5000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

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内分干季和湿季,年平均气温在21℃。干季从11月至翌年4月,湿季从5月至10月。终年无霜雪。年雾日达108―146天。景洪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41.1℃,极端最低气温2.7℃,常年适于旅游观光。 西双版纳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只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则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80%以上。

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西双版纳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因而,当地的人们以此为主食。

湿热的气候,盛产菠萝、稻米和竹筒,于是哪里有菠萝饭和竹筒饭

看了你的回答记录,说的都挺好的。我帮你找了,没找到你们版纳的,但找到了德宏的,不知道合不合用,发部分给你看看。

........................

由此不难看出,饮食在人类社会演化及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所谓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界适应性的积累,它表现为人类行为的式样。因此,各式各样的文化,都与孕育了该种文化的自然状态――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决定了该种文化的个性。这种个性,是在历史过程中沉淀而成的。饮食文化,是人类对食物环境中生产物的依存而形成的,因此具有特别鲜明的个性。当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组成部分的傣族饮食文化也就毫无例外具有了与其他饮食文化不同的特征。

.....................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云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余县,据200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傣族人口数为1158989.

....................

傣族饮食的结构

傣族的饮食与饮食结构由其居住的环境决定: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位于北纬23°53′――25°50′,东经97°32′――99°45′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800――2000米,主要河流有大盈江、瑞丽江、怒江及芒市河、南宛河等。全州属南亚热带低纬度雨林型湿热气候,年平均气温18.4――20°C,其气候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霜期短、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日照2218――2453小时,年降水量1400――1800毫米,全州坝子平坦,土地肥沃,加之傣族依水而居,灌溉便利,益于种植水稻和多种经济作物。傣族是最早栽培稻谷和最早进行犁耕的民族。“芒市谷子遮放米”也为云南人民所称誉,正是由于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德宏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喜食酸、辣、苦(凉)。三者皆可助开胃化食,消暑解毒杀菌,而且傣族还能用稻米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如富有民族特色的“竹筒饭” 、“菠萝饭”等,风味独特,远近知名。

.......................

.......................

.......................

傣族民间食用昆虫最富特色的是用酸蚂蚁拌成的凉菜,既消暑,又开胃。酸蚂蚁是生长在怒江两岸的一种黄蚂蚁,因为在其腹下生有一个透明的储酸小黄球,故称酸蚂蚁。酸蚂蚁的巢都筑在一种豆种植物的枝和干上。巢是用蚂蚁吐的丝状物将植物叶子连接在一起做成的,呈倒圆锥形挂在植物的枝干上。大约蚂蚁窝约有一尺左右。捕获酸蚂蚁大约在立夏以后,捕时很简单,只要发现蚂蚁的巢,顺着根一刀割下即可,然后用胶泥封住蚂蚁的进出口,就可全窝捕获,食用时将蚂蚁窝频频摇动,使巢中的蚂蚁储酸球碰破,互相沾在一起,然后破巢如盘,加盐和辣椒拌合,即可食用。食用时酸辣可口,经常食用,有治瘴毒,杀虫的功效。

在德宏傣族民间除普遍喜食蚂蚁外之外,还喜食蚂蚁蛋,以蚁子作酱,周代宫廷即有之,取蚂蚁蛋时,先把蚂蚁赶走,然后把蚂蚁蛋洗净,晒干,与鸡蛋和在一起炒,其味鲜美,当然也有直接用醋生拌蚂蚁蛋做成凉菜食用,这可能与其口味嗜酸有关。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xcx/xc/2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