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菜系 > 湘菜 > 正文内容

广东茂名的年例是如何产生的?

2023-01-09 00:38:31湘菜1

一、广东茂名的年例是如何产生的?

  追溯“年例”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扩大了的元宵节、庙会、社、粤西茂名等地方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据了解,明、清朝时“年例”已记入当地的地方志,民国初年至解放初期都比较盛行,后来曾一度中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恢复,目前茂名及其所辖市县(区)乡村,大都盛行做“年例”,而且相当隆重热闹。

  

在粤西茂名有这样的说法,一年一度的“年例”期间,在外工作、生活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时一定会赶回来团聚。在“广东四大建筑之乡”之一的电白县,姓潘的一位建筑老板,春节期间因业务耽搁而未能赶回家过年,在年例前他推掉所有工作和应酬,准时回家与家人、亲朋好友们一聚。

  同操一种语言,乡音乡情交融,气氛热烈,著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家乡人别有一番享受。

现在,粤西茂名等地农村做“年例”,除保留一部分传统节目外,又赋予新时代的内容。适逢年例节,每村每巷搭起牌楼,沿路彩旗飘扬。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

  邻近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甚至你素不相识,登门也是客,主人会热情款待招呼茶饭。而放电影、演戏剧、音乐会等健康向上的形式也日渐成为人们的新选择。

据了解,近年来“年例”期间,广东、广西有近百个粤剧团活跃於粤西地区各村庄演出。

  茂名市郊分界圩的年例,就请来省级一流的剧团演出,甚至一些大腕明星也来上场助兴。今年3月初(农历正月十九)高州分界年例时,街上人山人海,表演节目丰富多彩,圩头圩尾两地居民竞唱对手戏,巡游队伍渲染气氛,数万群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粤西的“年例”节,以独具地方特色和传统的“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一些民俗专家和学者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粤西地区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再加上特有的“年例”风俗节日,其融入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将有广阔的前景。

二、茂名的年例是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活动?

茂名年历是茂名地区的习俗,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过,以前人穷,希望有机会可以吃到肉,就搞了这么个节日。

年例期最早的在大年初二开始,最迟的三月初三,是茂名地区村里面搞的,也有霞洞那边的村庄没有这样的节日。

鳌头镇的年历在大年初六开始在二月二十八···一日一村···飞马是正月二十八(我老家)呵呵···

三、茂名 年初17年例

茂南区山阁镇禄村年例

四、茂名说的《年例》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年例顾名思义是每年的一个惯例,茂名四县一市的村落基本都有每年在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左右某一天作为自己村落的年例。在那一天村里的各家各户都会聚集起来烧香酬神,所拜祭的神也基本大同小异,无外乎土地、先祖、三司、之类,求得保佑自己的亲人平安顺利。同时举办年例的人家往往也都会招呼所有的亲朋好友到家中摆宴庆祝,盛况往往比年三十更加热闹高兴。这也许是因为年三十人人都要在自己家过,但是年例也许彼此间可以错开时间相互造访,也方便了远房的亲戚在这一年中难得的机会相聚一堂。总的来说,年例就是由村落聚集性的拜祭活动演变成现在的摆宴招待亲戚朋友的一种一年一度或两度(很多村落一年有两次正式的年例,小年例就更多了具体来由也是差不多)的活动。

希望能帮到楼主理解“年例”,如果可以请尽情去蹭年例饭吧!哈哈,一般人搞年例都是很热情好客的,人越多越显得热闹兴旺嘛~

五、年例是茂名地区什么的一个节日

‘年例’是茂名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实际上,“年例”是扩大的春节、元宵节、庙会,也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城乡各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各自原定的衬日集资举行祭社盛典,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祭社”,时间一般头尾三天。

作为茂名地区特有的传统节日,它在茂名人民心目中依然有着深深的情结,对茂名人民有着重大的意义。

六、茂名地区的年例是什么风俗?

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化州、高州、电白县、信宜及邻近的湛江、吴川一带,而和粤西人文相通、语言相同的广西北流南部六靖、清湾、石窝、白马、大伦、扶新、平政等乡镇每年亦都会举办年例,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集中在过完春节的农历正月、二月份,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后的一个月举行,大都是在农历三月至十一月)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一天,少数两三天。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少数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xcx/xc/3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