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小吃 > 蒙古小吃 > 正文内容

蒙古族的传统小吃(蒙古族的传统小吃有哪些)

2023-04-20 05:55:05蒙古小吃1

一、蒙古族传统活动?

长期的游牧生活和草原环境,形成了蒙古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尤其是在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上,更成为许多传统体育活动的大展示。在蒙古族的体育活动中,代表性的传统项目主要有射箭、摔跤、布木格、赛马、马术、套马、赛骆驼、打布鲁、沙塔拉(蒙古象棋)棋等。

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传统的赛马比赛人数多少不限,少则二、三十,多则上百人;赛马人的年龄,有五、六岁的男、女儿童,有青壮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绿、黄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比赛开始,赛马人跃马竞驰,争先恐后,扬鞭飞奔,观众欢呼声震撼大草原。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此赛结束时,取上名次的马匹排列在主席台前,由一位口才超众的民间老艺人端着马奶子,捧着哈达,对着跑了第一名的骏马,即兴吟诵。对马的身姿,甚至马的每一个部位备加赞扬,并表示美好的祝愿。最后将一些奶子抹在骏马的脑门上,剩余的敬给赛马的骑手,并将哈达系在骏马的脖子或缰绳上,随后依次授奖。

摔跤:蒙古语称“博克”,一般通称“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民族最喜爱的体育活动。蒙古族的摔跤,即不同于中国式摔跤,又不同于日本的相扑,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一般规定每人射九箭,分三轮射完,以中靶的箭数多少评定名次,对优胜者给予奖励。比赛的路道常为四米宽,半米多深,八十五米长的一条沟。靶位设三个,第一靶是在二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一立方尺的彩色布袋;第二靶是个约一立方尺的白布袋;第三靶是等边三色形的白布袋,三个布袋里装的都是棉花。第一、二靶位在射手的左侧,第三靶应在射手的右侧,靶位之间相距约二十五米,跑道中心线与靶位之间相距二米。比赛开始前,射手身穿紧身彩袍,背上弓箭,乘马到起跑线。当裁判员发令后,便开始起跑,同时抽弓搭箭,瞄准箭靶,当射中靶上的某一环时,靶环便自动脱落,观众不断给优胜者喝彩助威。这种比赛活动,直到今天仍然是广大牧民所喜爱的一顶娱乐活动。过去,鄂尔多斯地区的射箭比赛只有骑射一种。箭靶是内装灰土的三个糟羊皮口袋。射程一般为三、四十步。以箭靶流灰为中,比赛者每人射三次,以中靶多寡分出名次。在阿拉善和其它草原地区,静射和骑射同时并举。

绳索套马:原是蒙古牧民的生产方式,近些年来逐渐演化为体育活动。在进行这项活动前,先选一匹难驯的烈马,并使其疾驰。参加这项活动的选手,每人手持打着活结的绳索,跃马紧追,追到一定距离后使向烈马抛出绳索,以先套隹并制服烈马的选手为胜。在节日中,蒙古还有举行挥杆套马的习惯,挥杆套马和绳索套马方式大致相同。只是参加套马的选手手中各持一根长约3米的杆子,在杆顶上扎一根绳环,套马手在追赶急驰的烈马到一定距离时迅速出杆,将绳套套住奔马的脖子,然后勒紧绳索,直到烈马体力不支,驯服为止,最先驯服烈马者为胜。无论是绳索套马,还是挥矸套马,场面激烈、气势壮观,成为一种赛胆量、赛体力、赛技巧的竞技项目。

马术:是一种表演性体育项目,具体项目很多。如:其中跨越障碍一项,就是要比赛的选手在跑道上疾弛如飞的连续跨越几个高一米的跨栏,并且还要在跑到终点之前,穿过一个直径约两米的火圈等,最先到达终点者才算获胜;再比如:在跑道一侧长度200米——250的地方米树立起几十个目标,由乘马选手边挥舞手中的马刀沿途进行劈斩,所有的目标均在骑手的手起刀落中命中所有目标后,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马球比赛:是流行城市附近牧民喜爱的运动,参加比赛的双方队员相等,拇队员都手持一根“T”形拐棒,骑在马上争球,并寻找机会射门。其比赛方法和规则类似达斡尔族民间体育活动“波依阔”;但场面激烈、惊险,极富观赏性。

另一种骑术是技巧性很高的“轻乘”。所谓“轻乘”是泛指选手在马背上各种技巧。如:平衡、支撑、倒立、空翻、转体、飞身上马和侧身隐蔽等技巧高超的动作。其中又分别包括单人双马,双人双马和多人多马。参赛的选手多是从八、九岁开始接受专门训练。近些年,很多女孩也纷纷加入了马术表演的行列。

马术一般多在节日喜庆,或各种重大社会活动中进行表演。参加那达慕比赛时,主要是比技巧难度和选手的体态、姿态优美,由评委打分,以分数高为胜。

赛骆驼:主要流传于被称为“骆驼之乡”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地区,日期不定。其比赛内容是以赛速度为主,在一定的距离中(一般五公里)以最先到达终点为胜。

赛骆驼与赛马的跑法不同,跑马都是前双脚和后双脚分别同时落地,观感中呈前后波浪状;而跑骆驼是左双脚与右双脚分别同时落地,所以在观感上此起彼落,给人一种左右摇摆的感觉。虽然骆驼体态庞大,看似笨重;但在跑起来的时候最快可达六十公里,并且比马还有耐力。所以,牧民在追寻那些桀鸷难驯的跑马时,总是骑骆驼去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肯胡都格镇,曾举办过一次一百峰骆驼的赛骆驼活动,当时努尔盖乡的参赛骆驼,十五公里的比赛最高成绩为四十分零四秒。当时激动的牧民展开哈达,捧着斟满奶酒的银碗向获胜的选手和骆驼祝福。

因此,在1982 年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赛骆驼还被邀为运动会的表演项目。

投掷:蒙古语“布鲁”。广泛流传于各地蒙古族牧民中间。布鲁原是一种打猎的工具,是一种状似镰刀自然弯曲的小木棒,用铜、铁、铅等金属装饰和浇注于木棒中,以增加其重量和美观,总重量在150克至400克之间。

投布鲁作为生产工具,平时随身携带,并且随时可以进行彼此之间的比赛。正式比赛一般多在节日期间进行,有的那达慕盛会也设有这个比赛项目。作为正式比赛,有投远和投准两种形式。

投远是比距离,投掷法与掷手榴弹的方法相似,以投掷的远近为胜负;投准比赛类公其他民族的击木活动相同,即在30米外竖立三个高约五十厘米,上径约4厘米,下径约6厘米的木立柱,立柱之间相间约10厘米。比赛时选手直接将布鲁向圆柱抛去,每人限投掷三次,其投掷姿势不限,以击中木柱多少计分。其计分方法是凡一次击倒三个木柱为10分,击倒两个为6分,击倒一个为2 分。由于各地不同,比赛的方法也不一致,有的地方规定间接击中的计分与直接击中的计分要低。

蒙古族象棋:蒙古语称““沙特拉”,约在公元13世纪由欧洲而传到草原。它的棋盘是由颜色深浅交替排列的六十四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与国际象棋的的棋盘一模一样。棋子也分白黑两种,共三十二个,双方各有一王、一帅、双车、双象、双马和八个小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骆驼,把兵刻成猎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气氛和特色。据《绥远通志稿》记载,蒙古象棋“以小木雕成各种模型。计诺彦旅二,狮虎各一,驼、马各四。车轮二。宝盆二。小狮八。小虎八。共计三十二枚。弈时,双方各持十六枚。一方为诺彦、狮、驼、马、车轮、小狮。一方为诺彦、虎、驼、马、宝盆、小虎。两方公涂红黄二色。用方纸画为六十四格。各占三十二格。弈法;置棋子于方格中间,后行八格中,二格置诺彦与狮子。左右置驼、马、车轮。前八格各置小狮。对方布置亦如之。对弈时谁先走谁后走,没有一定规矩。官长或右、或左、或前,只走一步。狮与虎左右前后斜可走八面。驼向前斜面。马走拐格。车轮、宝盆如象棋之车,可走前后左右。小狮、虎向前走一步,若走至对方底格,即可当虎狮之用矣。以困死一方诺彦为终局,其中运用无穷。”

二、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是?

1、马头琴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2、胡琴 胡琴,琴类一种,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从北方传过来的琴,因此而得名。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 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以东部科尔沁、昭乌达盟一带最为盛行。

3、四胡 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四胡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4、火不思 蒙古族弹拨乐器,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流传于中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 又名浑不似,“和必斯”、“虎拨思”、“琥珀词”、“吴拨思”、“胡不思”和“胡拨四”等。民间称其为胡不儿或浑不似。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甘肃省北部等地。四弦、长柄、无品、音箱梨形,明代时民间相当盛行。

5、雅托克 雅托克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雅托葛主要是用右手的大指托、劈和食指勾、挑等技巧来演奏单声部乐曲。锡盟艺人则用大、食指八度、四度、五度应弦技巧之外,还用大指上下扫和弦。 来源:-马头琴 来源:-胡琴 来源:-四胡 来源:-火不思 来源:-雅托克

三、蒙古族的传统产业?

有服装制作,羊毛及皮革深加工,奶肉食加工等。

四、什么是蒙古族的传统美食?

烤全羊”是内蒙古一种传统而具有独特风味的宴客佳肴。由于“烤全羊”的加工方法特殊和讲究,以前只供蒙古王爷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如今这一传统美食一般人都有机会品尝了。

手扒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顾名思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是牧民们的家常便饭。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他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调好的佐料吃。根据牧民的习惯,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五、山西传统小吃?

由北而南,山西传统小吃很多,大同羊杂,忻州莜面烤劳,大原削面、炝锅面,阳泉过油肉、抿蛐,晋中平遥剔尖、太谷饼、寿阳猪头肉,运城永济牛肉面、牛肉饺子、闻喜煮饼等等。

六、陕西传统小吃?

擀面皮,肉夹馍,羊肉泡馍,水盆羊肉,裤带面,臊子面等

七、天津传统小吃?

天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濒临渤海湾,为首都北京护城河,古称直沽。天子渡口,源于明成祖朱棣在三叉河口附近渡过海河,称为天津。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传统小吃有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驴打滚,豆腐脑,豆浆等。另外海鲜比较受欢迎!

八、海南传统小吃?

港门粉、海南粉、陵水酸粉、抱罗粉、黑豆饭、海南粽子、清补凉、竹筒饭、海南鸡饭、椰子饭

九、扬州传统小吃?

扬州有许多传统的小吃,以下是其中一些:

1.扬州炒饭:由米饭、虾仁、火腿、鲜菇、鸡蛋等食材组成,味道香浓。

2.扬州狮子头:是一道有名的肉丸子菜品,用猪肉和其他调料混合而成,口感柔嫩。

3.扬州汤包:以猪肉、笋干、冬菇等为馅料,皮薄馅嫩,汁液丰富。

4.扬州蟹黄汤包:外形鲜艳,馅心香滑,汤汁浓郁。

5.扬州三细面:细如发丝、白如银线、幼如细草,配以猪肉、鱼丸、鸭血、笋尖等食材,清爽可口。

6.扬州糯米藕:将糯米与鲜莲藕混合制成,味道甜美,口感软糯。

7.扬州糖画:用糖浆在锅里烤制,手工打造各种动物和花卉,色彩斑斓。

8.扬州老鸭粉丝汤:选用老母鸡和冬菇制成高汤,再加入细米粉和粉丝,口感清香。

十、黎川传统小吃?

擂茶

这是一种古时隆重的待客佳品。茶叶、白米、干果、花草、中药等各色配料,在擂棍、擂钵反复研磨、舂制后,再加水冲泡即可。

这样一碗擂茶,咸香酥脆,温润柔和,如果再有些炒米之类的佐味小吃,那这一碗茶的悠闲算是发挥到了极致。

芋糍

这可是黎川不为外人得知的小吃之一。本就易烂的芋子,煮熟碾碎制成皮,冬笋、香菇、瘦肉做馅,放入骨汤一煮,捞出就能吃。

褐色芋糍莹润饱满,骨汤鲜香,辣椒、葱花、姜丝,五颜六色,很是美观,热气腾腾的芋糍下肚,额头开始冒汗,绝对过瘾。

水粉

黎川早餐界,水粉是首推。大骨汤加上炝过的辣椒、八角、葱白,在放入一把大米做的粉条,煮上一会就行了。

汤水清亮,热气和香味一同钻入鼻腔,还没开始吃,口水就止不住了,鲜美的汤、爽滑的粉,吃完了,胃舒服了,人也精神了。

灌芯糖

黎川经典味道——灌芯糖。这道小吃,顾名思义,面粉、黄豆粉做成的糖衣,灌上麦芽糖,拉成粉笔一样,就好了。

外形像是香烟,外壳脆韧,甜味不显,内馅清甜,慢慢咀嚼,甜味越来越重,吃完后,嘴巴都留有甜蜜的滋味。

黎川笋干

武夷山脉江西境内,黎川笋干名声斐然。当地鲜笋经蒸煮、清洗、切片、晾干、包装等工序处理后,就成了黎川笋干。

因为是笋干,所以吃法自然多变,蒸煮、炒制、炖汤都行,武夷山的鲜美,始终就在这小小的一片笋干中,清香、甜美,食后难忘。

米酒

黎川纯手工米酒,来了一定要试试。糯米蒸熟加药酒发酵,之后过滤掉影响口感的杂质,方可饮用。

这种酒,因每年农历十月酿造,所以得名“十月生”。口感绵柔,酒味清淡,甜味不重,适量饮用,开怀舒心,切勿贪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xxc/mgxc/98776068.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