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哈达的由来和历史意义(蒙古族哈达的由来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一、乌拉哈达的由来?
乌拉哈达在蒙古语中是指红色石头山的意思。清嘉庆年间,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因此地有一火山,火山口周围的岩石多为红色,故称之乌拉哈达,意思是红石山。这就是乌拉哈达的由来。
乌拉哈达也是个驿站,据康熙年间高士奇的《松亭纪行》中记载“戊戌,所经乌拉哈达站赤时见蒙古居,人在山隩向阳处,富者支毳幕...。”乌拉哈达是一些牵骆驼商人和一些去大宁府办事的部史歇脚的必经驿站。
二、蒙古族哈达正确使用?
哈达(hǎdá)是蒙古族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蒙古族人和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的。
三、石磨的由来和历史意义?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开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晋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用水作动力的水磨。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 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
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做磨。
我国石磨的发展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石磨
从战国到西汉为早期,这一时期的磨齿以洼坑为主流,坑的形状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枣核形等,且形状多样极不规则;东汉到三国为中期,这时期是磨齿多样化发展时期,磨齿的形状为辐射型分区斜线型,有四区、六区、八区型;晚期是从西晋至隋唐(至今),这一时期是石磨发展成熟阶段,磨齿主流为八区斜线型,也有十区斜线型。
磨有用人力的、畜力的和水力的。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磨,大约在晋代就发明了。水磨的动力部分是一个卧式水轮,在轮的立轴上安装磨的上扇,流水冲动水轮带动磨转动,这种磨适合于安装在水的冲动力比较大的地方。假如水的冲动力比较小,但是水量比较大,可以安装另外一种形式的水磨:动力机械是一个立轮,在轮轴上安装一个齿轮,和磨轴下部平装的一个齿轮相衔接。水轮的转动是通过齿轮使磨转动的。这两种形式的水磨,构造比较简单,应用很广。
当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巧妙地将古老技术和现代化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了用电动机驱动的石磨,包括两种样式的石磨及片式石磨和辊式石磨。片式石磨的研磨部分分固定和转动两部分,成卧式结构,固定部分是在一长方形石头的一个长侧面上开出一个与转动部分相吻合的二分之一圆柱槽,转动部分制成圆柱体,中间凿孔穿入传动轴,半圆石槽和转动圆柱相互接触区表面刻有类似古老石磨的花纹,加上相应的遮挡传动部分形成了古新结合的产物;辊式石磨的研磨部分是辊式的圆柱体岩石,形状如同钢磨的磨辊,表面刻有类似古老石磨的花纹。
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在此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
四、哈达铺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哈达铺会议是指:1935年9月20日下午、1935年9月22日上午在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召开的会议。
哈达铺会议决定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红军长征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这是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又一次伟大转折,这一转折对推动全国民族抗日运动高潮的到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哈达铺是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它以其特殊的地位,名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被杨成武将军称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
五、蒙古族的由来?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的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蒙古的主要民族。一个民族的诞生肯定是有着诸多的原因。
蒙古族的起源。据《史集》记载,起初蒙古只包括黑鬼和齐燕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埃尔贡奈昆(埃尔贡河沿岸的山区),并在那里生活。到了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他们不得不移居国外。当时有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
在蒙古族真正的民族起源问题上,现当代学者大多认为蒙古族来自东胡。东湖是同一民族、不同方言、不同名称的所有部落的总称。据司马迁《史记》“在匈奴之东,谓之东胡。”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东胡各地仍处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各部落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12世纪,这部分人子及其孙辈繁衍生息,氏族支出逐渐分布在今天的鄂嫩河、克鲁伦河、图拉河上游源头和肯特山以东地区,形成了一个部落群。其中较着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
根据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这些部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草原游牧民族”和“森林狩猎民”。第一类包括长期生活在游牧生活中的突厥诸部,以及后来迁居接受突厥影响并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生活在林区,主要从事狩猎的部门。
六、蒙古族哈达什么颜色献给贵客?
蓝色的。
哈达,是蒙古族群众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群众最高的礼节。
千百年来,逐水草游牧的蒙古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广泛使用哈达的礼仪习俗,蒙古民族崇尚的哈达是蓝色的,这与其民族宗教信仰有关。
自远古时期开始,蒙古民族就崇拜大自然——信奉长生天,认为蓝色苍穹的浩瀚无边、清新永恒,以威猛的神力呵护着草原上的万物生灵。为此,蒙古民族无比敬慕苍天之蓝色。
七、蒙古族献哈达要说什么?
献哈达的意义是:象征着一片金子般的心,代表着最真诚的感情,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最崇高的敬意,表示友谊、和谐、善良、安康之意。 蒙古族献哈达时说的是一些祝福的话,比如其赛白努(你好),塞音吉雅图(好运),依贺白亿日啦(非常感谢)等等。
八、蒙古族姓韩的由来?
蒙古察哈尔喀拉沁部族“哈拉努特氏”,喀拉沁来自中亚钦察部落,是当年成吉思汗西征带回来的部族。在与汉人往来后,部分族人取其谐音取汉姓为韩。
九、南阳蒙古族人的由来?
南阳蒙古族人是元朝蒙古人扫荡中原时,经过每南阳时一部分蒙古人开小差留在民间,后来蒙古人获胜建立元朝,当了大王,这些蒙古人由留下的杂姓,改为王姓。镇平,内乡,淅川不少王姓是蒙古族。本人认识的十几人都是王姓蒙古族。
十、蒙古族春节的由来?
蒙古族也过春节,春节在蒙古语中称“查干萨尔”,意为“白色的月亮”,因此有人习惯称蒙古族的春节为“白月节”。白月节是蒙古族最隆重的节日,全族人民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海洋中,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白节(白月,查干萨日)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内蒙古蒙古族的节日时间与汉族春节时间大致相符。比特翁(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拜祭,敬奶茶,敬酒。
查干萨日,在蒙古语中,意思是白节。是蒙古族的“春节”。
蒙古族自古以来,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称春节为白节。与国内其它民族一样,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过春节。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和客观环境的不同,蒙古族过春节,草原游牧文化特色十分浓厚。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