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你的家乡会做什么小吃?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将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别称、起源、家乡小吃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元宵节的别称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二、元宵节的发展、元宵节的节俗
1.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2.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我家乡的元宵节小吃
1.正月十五吃包糍。我的家乡属福建省闽北邵武市,正月十五这天会做一种特色小吃,名叫“包糍”。除了正月十五,邵武人有喜事时都会包一些吃,例如说:过节,喜酒,家庭聚会。
2. 包糍的制作程序。各地很多小吃是用面粉做成,但这个包糍不是,而是用大米和“水曲草”做成的。具体的制做过程如下:
①先将洗净的大米浸泡一个晚上,次日蒸熟,再放入石?舂烂再做成团。(现在已经基本上是把米打成浆,再放入锅中混入水曲草弄熟)
②捏成杯状,装菜
③蒸熟,即可食。
4.包糍的馅。要用上好的冬笋,熏肉,熏豆干,芋头,香菇,荞头等做馅,蒸出来的包糍,油而不腻,一口下去,汁会沿着嘴角流出来,让人食欲大开,辣味的,更具味道。
包糍,成为家乡正月十五必做的独特小吃,一家人其乐融融,吃上一份包糍,就是一种家的味道。
⊙如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