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小吃 > 四川小吃 > 正文内容

四川锅盔的由来历史传说(四川锅盔的由来历史传说故事)

2023-05-15 15:45:35四川小吃1

一、四川锅盔的由来历史?

锅盔应该是由陕西传入四川的,可是无论什么吃食一到了巴蜀儿女的手中就变得花样繁多起来,变得香甜可口起来,不光锅盔的品种增多,什么混糖锅盔、白糖锅盔、牛肉锅盔......吃法更是花里胡哨起来,兼具了色,香,味,型,且经济划算,一下子就进入了平常百姓家。

二、黄芪的传说故事历史由来?

《新唐书·;许胤宗传》记:许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处参军之职时,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语,脉沉摸不到。

许精医道,知王太后阳气虚,气血不能流,口有时不 能进汤药,就用黄芪、防风煎出几十斛热汤,置于床下,熏口鼻、皮肤。

御医们如法而用,满室药味弥漫一昼夜,王太后渐渐苏醒能言,后遂愈。

三、山楂锅盔的由来?

老北京山楂锅盔的历史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后,关羽领兵驻守,城内粮草几近断绝,军心浮动,关羽向诸葛亮求助,诸葛亮回信说:“用干面,渗少水,和硬块,锅炕之,食为馈,饷将士,稳军心。”关羽照着此方做出了锅盔,最终守住了博望。

这山楂锅盔,是取自然成熟的山楂洗净去籽,加糖、油炒制成膏,伴着瓜仁儿,制成馅芯,再用充满浓浓麦香的酥松外皮包裹上,做成锅盔外形,顶上再盖上“山楂锅盔”的红戳儿,表皮香滑酥松,内馅酸甜软糯,简直好吃的停不下来。

四、西和锅盔由来?

关于西和锅盔,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常年征战,粮草易间断。成千上万的士卒饭不能食,力不能足。无奈,一军士无意将面压入头盔,置于火上,烤之少许,烙成了饼子,居然香酥可口!此饼者,边薄,心厚、表面者鼓、能应当务之饥,亦能久存不坏,众人青睐受赞赏不已。因像头盔,故名“锅盔”。锅盔一名便延续至今

又传说,诸葛亮凯旋博望,归回新野,命关云长驻扎把守营地。适逢气候干燥,田地久旱,马困兵乏。粮草先行!怎么办呢?为稳军心,诸葛亮手捋胡须,低头片刻,便计上眉头。立即书信一封“多用干面,掺水少许,和成硬块,大锅炕干,得食为馈(盔),以飨军士。”关羽依计而行,果然渡过难关,立下了大功。从此,锅盔便成为一种必备的军粮。

五、现代火柴的历史故事传说由来?

火柴的历史古代,人们用火刀和火石相互撞击,冒出的火花,将火绒点着。这种点火方法比较麻烦,特别是遇到阴冷潮湿的天气,不易点着火。后来,用火柴点火久方便啦:用火柴头在盒边一擦,“嗤”的一声,火柴就燃着了。据说,世界上第一跟火柴出自法国。1860年,法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他的实验室里,用一跟细木棒,在它的头端沾上硫磺颗粒,然后用它在涂了磷的粗纸上摩擦起火。18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出现了一种巨型火柴,很象敲大鼓的木槌。槌头沾上一团药面,由氯酸钾、糖、阿拉伯树胶调和做成。只要把这魔术棒似的火柴浸到浓硫酸中,它就会燃烧起来。这是由于氯酸钾碰到浓硫酸,生成二氧化氯,它和糖一接触,就立即燃烧起来。那时候,这种火柴价格昂贵,只好几家合买一根。后来,人们把木槌缩小为小木棒,价格便宜多了,出现在巴黎等地的市场上,成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取火物,轰动了当时的欧洲。这种新奇的玩意儿使用很不方便,必须同时带着一瓶浓硫酸。这是多么危险啊!1830年,法国人沙利埃用白磷代替氯酸钾,制成了一种小巧灵便、长短已接近今天的火柴。这是比较受人欢迎的摩擦火柴。3年以后,瑞典的卑尔加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不久,火柴很快在欧洲各国流行起来。这种火柴上涂有硫磺,再覆以白磷、树胶、铅丹火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划火柴时用不着专门的火柴匣,只要在墙上、砖头上火鞋底上轻轻地一擦,火柴就燃着了。这是利用摩擦产生地热,使白磷发火燃烧,接着在铅丹火二氧化锰富氧物质地影响下,使硫燃烧引燃木棒。白磷地着火点很低,超过40°C就会自动燃烧。白磷有毒,制造火柴地工人往往因为吸入白磷蒸汽而中毒。用白磷做的摩擦火柴实在不安全,人们提心吊胆地使用了20年。安徒生童话《卖火柴地小女孩》里描述说:“她手中拿着一束火柴。这一整天谁也没有向她买过一根……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这种火柴就是含白磷地摩擦火柴,那时是论根卖的。1845年,人们发现了另一种没有毒的磷——红磷。将白磷隔绝空气在250°C--300°C下加热,就转变成颜色红紫的红磷。红磷药到260°C以上才开始燃烧,可是它单靠摩擦是不能起火的。当它同氯酸钾混合后却比白磷更容易摩擦起火,发生燃烧和爆炸。许多人在试验中曾经发生不幸的事故。1855年,瑞典人伦斯特姆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他用了一个巧妙而简单的方法,把引火剂分成两部分:火柴头上蘸有氯酸钾盒三硫化二锑,红磷涂在纸条上,贴在火柴匣外侧。当火柴头在火柴盒的侧面摩擦时,达到着火点起火,火星引着三硫化二锑,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帮助燃烧得更旺。火柴杆时椴木、杨木做的,前断又浸透了石蜡盒松香,使火柴擦着后,火焰不易熄灭,容易烧到火柴杆上去。这种火柴既没有毒,又不易引起火灾,叫作“安全火柴”,很快就风行全世界。清代,外国人曾将火柴作为贡品传入我国。19世纪40年代,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签定后,外商乘机在我国生产火柴,“洋火”之名就叫开了。其实,早在北周时代(公元557年--581年),我国就有了火柴。宋代和明代也见记载。明代杭州削松木为片,尖端涂上硫磺,名曰“发烛”,无论形状和作用,都类似今天的火柴。1894年,我国在湖北省建立了两家官商合办的火柴公司-----“聚昌”和“盛昌”,开始生产火柴。

六、花生的由来和历史传说?

花生,原名落花生,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落花生”。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早期的航海家把花生荚果从南美洲带到西班牙。由于花生的优良食用价值,不胫而走,迅速传遍欧洲。

16世纪初,花生又从南美洲经印度洋与太平洋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各地。

公元17世纪,殖民主义者贩卖黑人做奴隶,花生随着又从非洲带到北美洲。

美国在独立战争后才开始大量种植花生。

俄国在1792年引进花生,开始种植在敖得萨植物园作为观赏植物,直到19世纪才大面积种植。

大约在15世纪晚期或16世纪初期,花生从南洋群岛引入中国,最初只在沿海各省种植,后广泛传播。

七、军屯锅盔的历史?

军屯锅魁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命大将姜维率部在今四川彭州市军乐镇休养屯垦、牧马练兵,“军屯”由此而得名,今天的锅魁就是当年军中干粮逐渐演变而成。

八、锅盔的由来作文?

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

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

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防弹背心)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

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作“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九、原平锅盔的由来?

不是锅盔而是锅魁。原平锅魁因在历史上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

原平锅魁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余年。它是一种面制炉烤的甜馅饼子,宽约寸半,长约3寸,圆边长方形,每个重2两。

原平锅魁本来叫锅馈, 它是由徒弟在无意之中创制的。清代, 在原平城里有一家食品店的徒弟, 趁着师傅外出的空儿, 把做月饼剩下的小麦面粉掺合上油酥, 又包上糖馅, 胡乱捏成一个疙瘩, 用擀面杖压扁, 再用手拽成就像鞋底大小的样子, 放到炉内去烘烤,等烤熟了以后取出来一看: 嗨, 色泽黄澄澄的, 又闻了闻感觉也挺香喷喷的。正要咬一口品尝一下, 恰好师傅从外面回来了, 一进门就看见徒弟在拿着什么东西要吃, 便开口问徒弟吃的什么。徒弟以实相告, 师傅从徒弟手里拿过来掰了一半尝了尝, 感到徒弟胡乱做的这个东西酥松甜润, 糖汁似蜜, 口感一点也不比月饼差, 当下就跟徒弟商定, 就照这种样子经营它, 并起名叫锅馈。很快他们经营的锅馈在当地出了名, 成了人们走亲访友时必带的食品。慈禧太后一行离开怀仁县以后,来到原平府下榻在城内有名的豪宅型夏林花园。当时衙门在为太后和光绪准备御膳时, 即把锅馈当作点心摆了出来, 老佛爷看见后说:“ 那个样子像鞋底似的, 能好吃了吗。”听了衙门的介绍后, 她才拿起一个掰了一小块尝了尝, 不料这一尝使她竟然又拿起刚才放下的那一个, 津津有味地吃开了, 吃罢, 老佛爷高兴地说:“ 不错, 不错, 炉食之魁嘛, 就是样子像个鞋底子。”慈禧太后的金口玉牙使原平的地方名吃锅馈改名为锅魁。

十、军屯锅盔节的由来?

军乐镇原名军屯镇、90年代初地名普查因与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重名,取军屯镇之“军”及本地别名乐兴场之“乐”更名为军乐镇,而新都区军屯镇与“军屯锅盔”并无关系。军屯锅魁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命大将姜维率部在今四川彭州市军乐镇休养屯垦、牧马练兵,“军屯”由此而得名,今天的锅魁就是当年军中干粮逐渐演变而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xxc/scxc/98836682.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