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小吃 > 四川小吃 > 正文内容

四川担担面的由来和历史文化 四川担担面来源

2023-06-06 19:37:04四川小吃1

一、担担面由来?

清朝时期,在自贡有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他挑着担子游走在胡同街巷,叫卖面条。那时的担子分两头,一头是个炉子,用煤球烧着,炉子上面架着一个小锅,锅里面有热水;另一头是一个水桶,里面装着各种筷子和碗具。陈包包用扁担挑着这些东西,沿街叫卖。由于他卖的面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分量也足,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欢,久而久之,担担面就这样传开了。

二、担担面的由来?

担担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

担担面是中国四川的特产小吃,得名于挑担叫卖的传统。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芝麻酱、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麻辣爽口。2013年,担担面入选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的“中国十大名面条”。

三、担担面的由来为什么叫担担面?

担担面是一种四川的特色小吃,它得名于其独特的调料“担担酱”。

担担酱原本是贩卖者用来给饭菜调味和保鲜的一种辣椒酱。相传在古代,四川的一个卖面的小贩将这种调料加入到他卖的面条中,顾客吃了之后大加赞赏,这道菜便开始风靡起来。而他为了方便携带,就用竹篾编成的担担(即扁担)将装好面条和调料的碗挑在肩头出售,因此这道菜也被称为担担面。

当然,也有人认为“担担”二字来源于四川方言中“担子”(即面条)这个词,因此这道菜就是配以麻辣浓郁的酱料的面条,所以称为担担面。

总之,无论是哪种说法,担担面已经成为了四川的代表性美食之一,也是中国餐饮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担担面的由来,为什么叫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著名的地方传统面食小吃,属于川菜系。

由面粉、红辣椒油、芝麻酱、葱花等材料制作而成,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

担担面的由来说法不一,但相传担担面由自贡市一个姓陈的师傅于1841年始创。

因最初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得名担担面。

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蹄膀。

担担面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

五、成都担担面的历史由来?

你好,成都担担面源自于四川成都市的一种传统小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据传,当时有一位四川的旅行者,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由几个小贩组成的小摊,贩售着一种用面条、花生酱、辣椒油、芝麻等调料炒制而成的小吃,这位旅行者品尝后觉得味道十分独特,于是将这种小吃的制作方法带回了成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小吃逐渐在成都市流行起来,成为了当地人最喜欢的一种小吃。在20世纪50年代,成都的许多小摊贩开始专门制作担担面,并在成都市内开设了许多小店,使得担担面逐渐成为成都的代表性小吃之一。现在,成都的许多餐馆和小吃店都供应担担面,而且担担面的制作方法也逐渐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变化。

六、四川担担面怎么做四川正宗担担面?

烹饪方法。成菜面条细薄,辣椒油,十分入味,卤汁酥香:将川东菜稍洗,化猪油、香油各20克。正宗的四川担担面又辣,咸鲜微辣,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酱油,香气扑鼻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一格炖鸡或炖蹄膀,味精2,一格煮面。

见这“担担面”如此“平易近人”.5克。

制作原料。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就象冬天里的一把火,分装5个碗内、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用一中铜锅隔两格、葱各50克。用面粉擀制成面条,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都,芝麻酱35克:圆细面条500克、又滑、又香,暖意无限。现在重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过去,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煮熟,将其和葱分别切细末,呆到他年有机会之时,一定慢坐下来细细咀嚼之,常作为筵席点心。只可惜自己一直没有品尝,再把其它调料分装在每个碗中待用,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将面条下锅煮熟,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

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分捞碗中即可食用;锅中放水烧开,川东菜100克,才不枉费对“担担面”的仰慕之情

七、月山寺的由来和历史文化?

月山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月山镇境内,始建于公元 1158年,是历史上著名的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与少林寺、白马寺并称为“中原三大古寺”。月山寺曾名 “清风寺”、“大名禅院”“宝光寺”,明永乐三年更名为“月山寺 ”,沿用至今。月山寺鼎盛时期有僧侣五百、房舍千余间,经版、经书收藏甚多,尤其藏经阁中收录的佛经最为完整,明代学者李濂在其所著的《明月山记》中曾提到 “ 读道藏于天坛,读佛藏于明月”,句中的明月即指月山寺。

月山寺始建金大定17年(1177年),原名“清风庵”。大定二十年,赐名“大名禅院”。元至正六年,永乐三年,都曾重修,天顺戊寅赐名“宝光”。清代以后更名“月山寺”。民国17年改为“中山公园”。

月山寺的第一个官名——大明禅院就是金世宗赐的。

月山寺建于金正隆三年,最初称“清风庵”。 因建于兵荒马乱的金代初期,没有官府的批文,是没有得到官方批准的寺院。没有官方批准意味着什么?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历代统治者为利用佛教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以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对佛教实行有效的管制措施。一方面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如免除赋税、徭役等措施,大力提倡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方面又怕僧尼、寺院过多,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对僧籍、寺籍、度牒管理极严,对没有寺籍的寺院,轻则责罚,重则驱赶僧尼,勒令取缔。

开山祖师空相为名额一事四处奔走。金大定二年(1162年),金世宗完颜雍“诏访寰宇寺院,有名迹者,咸敕名额。”于是,空相禅师风餐露宿,一路化缘,徒步行走至中都(北京)陈情,几经周折,终于恭请金帝完颜雍敕得大明禅院名额(详见《明月山大明禅院碑记》)。

清风庵被敕为大明禅院后,便成了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寺院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通过医治病痛、舍医送药、设棚舍粥、救济难民等广结善缘,使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涌向大明禅院,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座座殿宇,一排排寮舍在明月山上相继建成。据金大定十六年(1176)立的《明月山大明禅院记》中载:“在碧溪岩畔,于清风谷内,修一所精蓝,大小屋舍,一十四年功将了毕,永为圣迹,将作选佛之场。”

历史上,月山寺为中原四大佛教寺院之一。即东有开封相国寺,西有洛阳白马寺,南有嵩山少林寺,北有月山宝光寺(月山寺原名)。

月山寺鼎盛时期是明、清两代。当时寺院规模宏大,有房舍千余间,寺僧数百名。

清乾隆皇帝与圣母皇太后也曾到此游览、拜佛,曾赐匾额和对联。对联为:功德水周环金客印月,吉祥云飘渺宝界凝香。匾额为:慈意云垂,无尽光明,六通圆满。并题诗一首,即有诗为证:“月地由来号月山,蜿蜒一径入云关。真成七宝光无定,消受三秋趣以闲。平野色含菁峭外,飞泉声在翠微间。心疑开土幽居处,欲辨残碑藓已斑。”“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八、四川正宗担担面酱汁的做法?

原料:面条200克,猪肉馅400克,芽菜100克,大葱末25克,姜末10克,蒜茸10克,辣椒面1.5克,芝麻酱10克,油菜心1棵,香菜少许。

调料:老抽,生抽,料酒,米醋,高汤,花椒面,猪油,香油。

做法:

1.锅热后,倒入猪肉馅炒散待用。

2.用猪油将葱、姜、蒜爆香,再放入辣椒面、芽菜、肉末煸炒,加料酒、老抽、生抽、米醋,点少许高汤,出锅时放入芝麻酱、花椒面炒匀。

3.开水下锅将面条煮熟,捞入碗中。油菜心焯熟待用。

4.往碗中面条里倒入适量高汤,加入炒好的酱料和焯熟的油菜心,撒上香菜即可

九、四川的担担面怎么做?

用料:

面条 300克

猪肉馅 200克

碎米芽菜 150克

小油菜 200克

小葱 3根

大蒜 4瓣

姜 5片

麻酱 1勺

生抽 2勺

老抽 1勺

料酒 2勺

大料 2个

花生 200克

盐 1克

粗细辣椒面 各10克

芝麻 2克

陈醋 1勺

猪油 3克

花椒粉 1克

四川担担面的做法步骤:

1、起锅不放油,将花生米炒熟,去皮碾成花生碎备用

2、粗细辣椒面加盐,白芝麻,浇热油制成红油辣子的哟

3、姜蒜切碎,加入盐,白开水,制成姜蒜水备用

4、麻酱澥好备用,小葱切葱花备用

5、起锅烧油,放入大料煸香

6、加入猪肉馅煸炒

7、加入料酒

8、加入生抽

9、加入老抽

10、加入芽菜

11、煸炒至干香,盛出备用

12、取一个空碗,依次加入生抽,陈醋,猪油,姜蒜水麻酱,红油,辣子,花椒粉,热水(或者高汤)备用

13、起锅烧水下入面条

14、那面条八成熟,下入小油菜

15、将煮好的面条和油菜放碗内

16、加入炒好的芽菜,花生碎葱花

17、加入豪吉藤椒油,拌匀即可

小贴士

1.担担面属于半干面,可以加入少许热水或者高汤。 

2.担担面一般用碱水面,也可以根据您的喜好换成挂面,或者细切面都可以。 

3.蔬菜可以根据您的喜好,换成任何小青菜,也可以不放。

十、历史文化公园的由来?

田横山自古为军事要塞,而尤其值得骄傲的是,这里曾是末路英雄田横安营扎寨的地方。

田横是战国时期齐王田氏的后裔。秦朝末年,没落为平民。后响应陈胜吴广抗秦,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开始同盟,逐渐分化,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田横不愿臣服,被韩信战败后率残部五百人流亡到时为东夷之地的海边荒岛。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刘邦多次派遣使节到荒岛招安,田横若向朝廷称臣,即可晋京封侯加官,否则朝廷便出兵围剿孤岛,斩尽杀绝。田横为保存五百火种,被迫离岛赴京。行至距都城洛阳三十里的一处驿站时,田横凛然自刎,并在死前嘱托两位随从将他的头颅献给刘邦。当刘邦见到田横那形容未改的头颅后,深为其刚烈之气感慨而震惊,遂以王者礼仪予以厚葬,并下令任命田横的两个随从为都尉,发士卒二千。田横的葬礼刚毕,两位随从便在田横坟前各自挖一洞穴同时自杀,随主而去。当田横死不称臣以生命捍卫尊严的消息传到荒岛,五百壮士全部步其主后尘,合众自杀,以身殉节,惊天地,泣鬼神,十分悲壮。从此,这座海岛姓田而不姓汉,田横山成为气节的象征。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史籍的疏漏和笼统,一直考证困难,众说纷纭。唐宋以来,文献所见“田横岛”与“田横寨”,大致可有三说,即海州(今连云港)说、即墨说和蓬莱说。三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其实民间传说田横所居的海岛,在山东沿海还有多处,都未发现原始遗迹。山东大学的刘敦愿教授认为,当年刘邦指出,田横还居于要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蓬莱地处胶东海滨,渤海海峡又有庙岛群岛,在军事上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危急时尚有回旋余地,必要时还可以从海上遁走他方,借助外援。因此,对于田横的居守之地,他的结论是接近“蓬莱说”的。

不管田横的五百壮士殉难处是否在今天的田横山,他们的营寨曾经驻扎于此恐怕不会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既然是当年英雄们驻足的地方,就足以令今人大发思古之幽情,低回凭吊一番了。这也是它的价值所在,它的引人注目之处就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内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已辟为文化公园,既给游人提供了观光览胜的场所,也为田横这位令人敬佩的末路英雄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xxc/scxc/98875760.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