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面食有哪些?
1.岐山臊子面。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臊(sào)子面最正宗,是著名西府小吃,在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方流行。臊子面的配色尤为重要,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岐山臊子面以“薄、盘、光、酸、辣、香、煎、汪”的特点而闻名遐迩。
2.杨凌蘸水面。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杨凌蘸水面讲究个一青二白,青则可以是菠菜、苜蓿、豌豆苗等等,总之是要有那水草一般招摇的青绿于水中,面是拉出来的,宽3-5厘米,长1.5-3米,厚2-3毫米,白白的盘绕于青绿之中。
3.Biáng Biáng面。《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集介绍了陕西Biáng Biáng面。“陕西八大怪”的俗语中有一句“面条像裤带”,讲的就是Biáng Biáng面了。说白了就是一种比较宽的扯面,因为扯面摔打的时候跟案板撞击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因此而得名。Biáng Biáng面在制作的时候,应尽可能选用中筋面粉。面粉加水和成面团后,需静置醒面,待面团表面光滑后,将其切成(或揪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抹上植物油,然后揉成椭圆形状后放在一旁备用。待下锅的时候,把刚刚备好的椭圆面饼用两手向两边扯,扯成长条状(如发现面饼扯着吃力,怕扯断,可以两手抓住两边,然后让面条中间上下弹动,面条扯开后还不算完,还得从中间纵向撕开它,再下锅煮熟。这才叫Biáng Biáng面。Biáng Biáng面讲究面“筋、光、香”,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与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去年我们这里开了家规模不小的面馆,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没有三个月关门了。
4.鲍鱼翅面。号称天下第一面的鲍鱼翅面,是在西府哨子面的基础上延伸和创新而来。面条是用特级精小麦面粉、加水、鲍鱼翅粉、鸡蛋清按照一定比例和好,手工揉成面团后用粗木杠上下压薄,比擀面仗擀的面上了一个档次,压薄后用三尺多长的大铡刀切成。鲍鱼翅面一套三碗:一碗面,二碗汤。一碗面一条面3.8米长,6公分宽,薄如纸,柔似筋;一碗南方鲍鱼翅营养汤,一碗北方酸辣哨子营养汤。面中溶入鲍鱼翅粉、鸡蛋,面体通透、筋道,营养丰富。
5.户县摆汤面。户县摆汤面是陕西西安市户县(今鄠邑区)的一道特色风味面食,和“大肉辣子”同属户县两大著名风味小吃,并入选中华美食名小吃序列。户县摆汤面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吃的时候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
6.蒜蘸面。“蒜蘸面”是陕西关中家常面食,用关中产上好面粉,加少许盐,将面拆硬教软,(和面时先活硬再慢慢加水活软)醒20分钟,手工杆面至2毫米厚,切8X5公分大片。关键在沾水的调配:用关中华县产白蒜捣成蒜泥,滚油浇透,赤水产大葱,生姜切碎,滚油煎出香味,加油泼辣子、酱油、香醋,盐少许,点几滴香油,做成调料汁。事先晾凉开水于瓷盆中,待面片下锅两滚熟,捞出倒入凉开水瓷盆中。吃时把面片在调料汁中沾过食用。把蒜加盐,有青椒的话,加点青椒,捣成汁(把那些东西放到碗里,用刀梆捣就行)。然后里面加点凉开水,加点醋 ,再加点香油;把面下到锅里煮熟,捞出来,在凉水里面涮下;就盛到碗里撒上汁就可以了。类似于河北本地吃的麻酱凉面,也是用蒜汁,麻酱等调汁,倒入凉面中。
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