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乡小吃 > 陕西小吃 > 正文内容

西安羊肉泡馍历史由来和历史(西安羊肉泡馍历史由来和历史渊源)

2023-05-31 03:48:02陕西小吃1

一、羊肉泡馍的由来,有何历史呀?

  羊肉泡馍在过去是为进贡给皇帝而发明的,古时称“羊羹”。《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招致亡国的命运。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虏修之为太官史,后又高升为尚书光禄大夫。羊羹者,羊肉烹制的羹汤,即当今羊肉泡馍的雏形。

二、羊肉炕馍历史?

羊肉炕馍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传统美食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唐朝时期,西安曾是中国的首都,因此各地的人们都来到西安从事各种生意和工作。当时,为了适应这些人们的口味,西安的餐饮业开始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羊肉炕馍最早是由唐代时期的牧民创造的,他们将羊肉切成薄片,用馍皮夹着肉片,再放入炕里烤制,这样就形成了炕馍。炕馍是一种类似于馒头的食品,由面粉、水和酵母发酵制成,经过烤制后变得松软有弹性。炕馍的制作方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时期,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食品。

后来,西安的炕馍发展出了羊肉炕馍这种美食,成为了西安地区的特色美食之一,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的羊肉炕馍已经有了许多变化和改进,各种口味和做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但传统的制作方法和食材依然保留着,并且在不断创新中不断地发展着。

三、银川羊肉泡馍由来?

羊肉泡馍在过去是为进贡给皇帝而发明的,古时称“羊羹”。《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招致亡国的命运。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虏修之为太官史,后又高升为尚书光禄大夫。羊羹者,羊肉烹制的羹汤,即当今羊肉泡馍的雏形。

羊肉泡馍的来历

羊肉泡馍,亦称羊肉泡,古称“羊羹”,关中汉族风味美馔,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

四、洛阳泡馍历史?

洛阳牛羊肉汤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古代许多文献,如9【礼记】以及先秦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宫廷御宴。泡馍的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食后回味无穷,又有暖胃之功能。

五、西安小炒泡馍和羊肉泡馍的区别?

第一个区别就是两个的做法不一样,一个主要是以煮为主,另外一个主要是以炒为主,

第二个区别就是两个的食材搭配不一样,一个主要是以羊肉为主,而另外一个主要是以辣椒为主

最后就是两个在市场里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六、西安羊肉泡馍与陕西羊肉泡馍区别?

汤喝肉有点区别。西安羊肉泡馍与陕西羊肉泡馍区别很小,在汤和肉上有点区别。

西安羊肉泡馍和陕西羊肉泡馍都统称为陕西羊肉泡馍,因为西安是陕西的省会,本来就是一个地方。西安羊肉泡馍汤是羊骨头汤和牛骨头汤混合的,馍是死面的。陕西羊肉泡馍是羊骨头汤,馍是半死面,其它都差不多。

七、西安羊肉泡馍做法?

汤头:

牛肉500克、羊肉500克、葱段15g、姜片50g、茴香5g、香叶3g、肉蔻1个、花椒10g、丁香1g、良姜10g、盐30g、水2kg、料酒10克、胡椒粉适量

配菜:

红薯粉条100克、香菜、青蒜各适量、香油少许

选羊:

选用新疆产的山羊代替关中山羊,新疆山羊肉肥瘦相间,肉质更细腻,鲜而不膻、嫩而不柴。

制汤:

炖制12小时 羊肉鲜香软烂

羊肉泡馍讲究汤浓肉烂,按照传统做法,骨汤和羊肉需分开熬煮。煮汤前羊骨和羊肉一定要反复浸漂冲洗,去尽血污,熬炖羊肉时要先将羊骨大火熬香,然后添料包旺火滚2小时至药料香味溶于汤中,继而添熟羊油熬至香气浓郁,最后放入羊肉煮开,转小火炖约12小时,至其软烂适口。

制作过程:

1、锅入清水烧开后下入羊骨大火煮沸。

2、下入料包煮开至香气逸出。

3、添熟羊油大火烧沸。

4、放入洗净的羊肉

5、用木板压上,防止羊汤沸腾,羊肉漂浮起来。

6、煮好的羊肉已极其软烂,需小心慢捞。

7、羊汤打掉料渣和肉碎,保存待用。

烙馍:

面团要微发 馍烙九分熟

羊肉泡馍本质上是“肉汤煮馍碎”,所用的馍在当地被叫做“饦饦馍”,以面粉加老面和匀,烤至九分熟即可。倘若全熟,煮后会软烂黏糊,影响口感和卖相。

饦饦馍做法:

1、中筋面粉25千克加清水10千克、老酵面500克一同揉搓成光滑的面团,加碱水25克揉匀,覆膜常温饧发30分钟。

2、将饧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然后揪成每个重约150克的面剂,揉匀擀成圆饼形生坯。

3、生坯入电饼铛,温度开至200℃,烙十分钟至九成熟即可。

走菜:

走菜的流程看似简单,只需将碎馍煮熟即可,但实则内藏玄机——粉丝要用凉水泡发,炒锅禁用铁锅,煮馍需用旺火催熟,起锅前要淋熟羊油,稍有不慎,泡馍的味道就不地道

1、煮羊肉泡馍的原料,包括牛油、羊汤、粉丝、蒜苗、羊肉片和掰至黄豆粒大小的馍碎。

2、铝锅下牛油烧热。

3、倒入羊汤烧开。

4、下入馍粒旺火催熟,调味后再下羊肉片、粉丝等。

技术要点:

在羊肉泡馍的制作技艺上,各家手法不一,流程上既有相通之处,细节上又稍有不同。

第一,煮羊汤要用牛棒骨

牛棒骨中富含蛋白质和钙,且骨髓含量高,长时间煨煮后,这些成分溶解到汤汁里面,浓香四溢。

第二,香料只用六种,足矣

牛羊肉泡馍从味型上来讲大致可分为浓香、清香和麻香型,因花椒可进一步去膻,所以我在煮羊肉汤时倾向于麻香型,其花椒和小茴香的比例为2:1。清香型则恰好相反,小茴香的用量是花椒的2倍。花椒出麻、小茴香出香,再辅以少许良姜、丁香、香叶去膻,足矣。

第三,馍粒大小对应不同泡法

说到泡馍的几种吃法,也很有讲究。“干泡”也称“干拔”,是最考验煮馍师傅基本功的吃法,要求“碗中不见汤”,能插住筷子。馍粒的大小与煮法是相对应的,“干泡”、“口汤”、“水围城”分别对应“黄豆”、“花生”、“蚕豆”三种尺寸,顾客若想吃“干泡”,需先将馍掰成黄豆大小,然后在碗中放一根筷子,师傅一看便知客人的要求了。

泡馍为啥如此香,秘诀全在熟羊油。

羊肉泡馍出香的来源除了香料,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便是羊油的妙用。

头一天羊汤熬好后,要将羊油撇出来,入锅小火熬去水分,第二天熬羊汤时倒进锅中,让羊油的香气和油脂“钻”入肉里。另外,走菜时羊汤煮“三开”,每开一次便淋一次羊油,油脂慢慢渗入馍粒中,香气由浅至深,羊肉泡馍鲜香油润、回味无穷。

羊肉泡馍

亦称羊肉泡,古称"羊羹",关中汉族风味美馔,源自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陕西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吃的"总代表"。

羊肉泡的传统做法有四种:

单走、干拔、口汤、水围城。

单走:

馍与汤分端上桌,把馍(饼)掰到汤中吃,食后单喝一碗鲜汤,曰"各是各味"。

干拔:

有人称"干泡"的,煮好碗中不见汤,能戳住筷子。

口汤:

泡馍吃完以后,就剩一口汤。

水围城:

顾名思义,宽汤,像大水围城。

掰完馍,把一根筷子放在碗上,伙计便会明白,这是"干拔"。吃"口汤"和"水围城"不用拿筷子表示,因为掰馍大小是和煮法统一的,原则是汤宽馍块大,反之则小,有经验的厨师看到你掰馍大小就知道要加多少汤了。

泡馍的掰法讲究。

泡馍是特制的,称饦饦馍,一个二两。据说是九份死面,一份发面揉在一起烙制而成。全是死面,口感不好,且不利消化;全是发面,就泡不成了。有的假行家会说掰出的馍要像蜜蜂头,越小越好,其实不然,如上所述,馍大小是和煮法统一的,干拔、口汤、水围城,馍的大小依次如黄豆、花生、蚕豆即可。

馍掰好后,请伙计呈给掌勺大厨,加羊肉汤大火快煮,加牛羊肉、粉丝、葱花、蒜苗、香菜,高级一点的(西安都称之为"优质的")还有木耳、黄花菜和香干等即可端上来吃了。这样一大碗自己亲手掰好的泡馍,翠绿的葱花、蒜苗、香菜、红褐色的牛羊肉、黄色的金针菜、映衬着洁白晶莹的粉丝、黝黑的木耳、香味四溢,使人食指大动。还应注意的是,端上来的泡馍应是泡馍垫底,粉丝覆成网形,佐以葱花、香菜、牛羊肉摆成鱼形在最上面。

吃时左手拿勺,右手执筷,泡馍上桌后,把辣子酱铺在上面,切忌搅动,讲究从一边"蚕食",以保持鲜味,老吃家说这样鲜热之气跑不散。糖蒜用否,个人自愿。餐后搭配可饮用一小碗原汁烹制而成的高汤,以为清口。

八、压缩馍的历史由来?

压缩馍究竟是哪一年在淮阳太昊陵庙会出现的,恐怕没有确切的记载。姑且说吧,不知道哪一年,太昊陵庙会出现了压缩馍。随着压缩馍的出现,一句带有民谣性质的“压缩馍,压缩馍,小孩吃了考大学”也随之流传开来。民谣毕竟是民谣,只能说是表达一种美好愿望。但是淮阳太昊陵一年一度的二月庙会,压缩馍摇身一变,成了特产,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印象中,压缩馍以前只在太昊陵庙会期间才卖,一年之内似乎也只有二月才有,所以压缩馍成了小孩子的念想,不亚于以前对于泥泥狗的想望。有需要的地方就有市场,为了满足平时庙会香客需要,压缩馍的生产常态化。店家开始平时大量生产,生意还不错。前些年,有就读大学的学生回来找我说话,说在异地上学,夜深人静的时候,莫名地想念家乡的压缩馍。并且对那句不变的压缩馍广告记忆犹新。我明白,淮阳的学子吃压缩馍其实吃的是家乡的味道,是思乡的味道,更是发自游子内心的味道。

其实,压缩馍是一种圆形的小饼,和本地的烧饼是一个家族的,加工的方式有点区别。其外形和陕西肉夹馍的饼有点像,不同的是压缩馍是硬硬的,刚开始吃有点干,但是吃上两口就会变得很甜,越吃越甜,后味无穷。当然现在的味道开发出了好几种,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这样一来,凡是来太昊陵庙会的香客都可以买到属于自己口味的压缩馍。逛会回家的路上,可以随时拿来充饥,倒也是不错的选择。压缩馍不仅好吃,面相好,而且便宜,一两块钱就能买一小包,一包好几个。一句“压缩馍,压缩馍,小孩吃了考大学”体现了商家的良苦用心,也抓住长辈疼爱小孩子的心理。摊主长期乐此不疲地宣传,终于让这句话深入人心。

九、羊肉的历史由来?

说起吃羊肉,最早可以追溯到1100多年以前。现在出土的那时的壁画中就描述了当时人们吃羊肉的情景,到了宋朝,上至北宋太祖赵匡胤,下到南宋名将韩世忠都对吃羊肉有很大的偏好。由于元代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所以当时宫廷太医忽思慧所写的《饮膳正要》中,记录的元代食谱中,含有羊肉的菜占了80%。在清朝时期,羊肉的吃法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从乾隆爷下江南的饮食档案来看,最著名的当属清朝宫廷的108道羊肉大宴了。

  说起羊肉,就像蔡澜说的,羊肉是种非常有个性的美食,喜欢吃羊肉的人就特别喜欢,不喜欢吃羊肉的就一点也不碰。蔡澜老先生把自己说成是“羊痴”,可见他对羊肉的喜欢了。但我觉得我们未必要做个“羊痴”,只是在适当的季节尝些适当的美食,那才是我认为的美食佳境呢!

十、西安羊肉泡馍的来历?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生活贫困,浪落长安(今西安市)街头。一天,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因丈干硬无法下咽。恰好,路边有一羊肉铺正在煮羊肉,他便去恳求给一碗羊肉汤,以便把馍泡软再吃。店主见他可怜,让他把馍掰碎,浇给了一勺滚烫的羊肉汤泡了泡。

赵匡胤接过泡好的馍,大口吃了起来,吃得他全身发热,头上冒汗,饥寒全消。十年后,也就是公元960年,赵匡胤当了北宋的开国皇帝,称为太祖。一次出巡长安,路经当年那家羊肉铺,香气四溢,不禁想起十年前吃羊肉汤泡馍的情景,便令停车,命店主做一碗羊肉汤泡馍。

店主一下慌了手脚,店内不卖馍,用什么泡呢?忙叫妻子马上烙几个饼。待饼烙好,店主一看是死(未发酵)面的,又不太熟,害怕皇帝吃了生病,便只好把馍掰得碎碎的,浇上羊肉汤又煮了煮,放上几大片羊肉,精心配好调料,然后端给皇上。赵匡胤吃后大加赞赏,随即命随从赐银百两。这事不胫而走,传遍长安。

于是来店吃羊肉汤泡馍的人越来越多,形成长安的独特风味食品。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惟羊羹”的赞美诗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rjxc.com/jxxc/sxxc/98864358.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