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乡的小吃或者你自己最喜欢吃的小吃有哪些?
感谢邀请
我的家乡是衡东的,当地最有名的一种小吃就是荸荠,有的地方叫马蹄,我们那把这个叫做“蒲栗子”。既可以做水果又可以做蔬菜,可以生吃,还能煮熟做宴客的桌上小吃。
每次回老家,总会带着父母硬塞的一袋子小吃,过完年,荸荠就是最常见的小吃了。荸荠就是这样一种特产,圆滚滚的,满满的一袋子,被父母用甘洌的井水洗的干干净净。
放进包里,塞进行李箱,变成了那一份带走的乡愁。
在很多湖南人眼里,特别是农村,荸荠是过年桌上最常见的零食。生吃甘甜多汁,还可和牛羊肉一起做成香气四溢的火锅。
但大多人却不念“荸荠”二字,它的学名的确有点生僻和拗口,我的故乡衡山衡东一带,喜欢把它称作“蒲栗子”。而很多地方则用“马蹄”、“茨菰子”代指,长沙人则喜欢叫它“BÚ JÌ”。
荸荠只能生在南方的水乡,北方人和城里人只见其尸,未见其生。荸荠在城里最常见的是削好的、白白净净的模样,看起来晶莹剔透,像雪梨那样可口。
很少有知道它是如何生如何长,把它们视作和橘子苹果一样在水果店里售卖的水果。有的人在吃“马蹄糕”时,根本就不知道“马蹄”就是荸荠。
这一颗颗雪白晶莹去了皮的荸荠,其实生长在那一片片不起眼的水田里。谷雨时育苗,小满时插秧,暑热还未蒸透大地时,和满田的夏稻一起成长。一簇簇荸荠远看起来像没抽穗的稻,近看又有一点像葱,开花的时候顶部是穗状的青褐色小花。
上品的荸荠,必是过了小寒,过年前后的那一批。这时的荸荠,经历了寒冷,蕴足了甜份,就等种它的人把它们从湿冷的水田里挖出来了。
种荸荠的农民,在这个靠天靠地吃饭的行当里,荸荠是一年中不可或缺的农作物。我父母每年也会种一些补贴家用。每到快过年时,父亲总是穿上厚实的套靴,扎进这片种了荸荠的田里。这时的江南,田里的温度将近0℃,父亲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藏在泥土里的红色小家伙用手一个个掏出来,一个下午也只能挖个几十斤。
挖出来的荸荠,父亲会先用网袋装好带到村里的小溪里把泥土洗干净,再按照它们的个头,一个一个分拣成大中小三个级别。大的和稍大的,都能卖出好价钱,小的则大多是自己吃了。选好的荸荠,父亲会用井水再清洗一遍,再放到筐里整整齐齐叠好。
老家的赶集,是有固定日期的,要么每旬的3、6、9日,要么逢“5”赶集。县城里的各个镇都有自己的约定俗成。县城和镇上的农贸市场则每早6点开市,但想要占个好位置,来卖农产品的人每晚半夜1点就要去占地方,去得晚就找不到售卖的位置。
每到卖荸荠的季节,父亲晚上12点就会用摩托车把这些从田里挖来的荸荠载上,再搭上母亲,顶着年底的萧瑟和寒冷来到市场占地方。一个小板凳摆好,母亲会多穿一件棉衣,打着瞌睡,坐在那里,熬到清晨的开市。经过一上午的叫卖,把前一天挖好的荸荠卖出,父亲再载着母亲回来,开始准备下午田里荸荠的挖掘,为第二天的售卖做准备。
如此反复,种植荸荠的农民在过年的这段时间,总是睡眠不足。卖三天荸荠就要补一下午觉,不然会熬不住。
品相好的荸荠,会被水果贩子贩到长沙这些城市售卖,价格也水涨船高,如果是削好的荸荠,则更贵。于是,在城市里售卖的荸荠,大多便脱去了那层来自田里的红衣裳,成了白白净净的模样。
故乡的味道,却像那一颗颗带着皮的荸荠,还有着记忆里的原始样子。能带走的乡愁,每一口都是父母的不舍和期望。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