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黑龙江省近代有什么著名人物?最好是影响大一点的 政界的 历史老师让写报告啊求帮助
吴克仁 国民党爱国将领吴克仁(1894 1937年)字静山,满族,吉林宁安(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人。
吴克仁早年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炮兵科,毕业后在皖军服役,直皖战争后加入奉军,被派送到日本陆军炮兵学校学习,归国后先后任东北炮兵讲武堂炮兵研究班主任兼炮兵教导队上校队长、东北炮兵第十八团上校团长。1929年,吴克仁被派赴法国考察炮兵,归国后任步兵教导队炮兵研究班教育长,晋升为少将。
1931年“9・18事变“后,奉不抵抗命令撤出沈阳入关,任东北炮兵第八旅旅长。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吴克仁调任东北陆军第一一七师师长。在长城抗战中,吴克锋孝哪仁率一一七师,以低劣装备,与敌奋勇血战,不负重托,打出了国威,受到全国人民的称赞。
1936年2月,以一○七师619团团长高福源为中介,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代表张学良,同中共代表李克农举行了洛川会谈,达成互不侵犯,经济通商等协定。此时,已升任六十七军副军长的吴克仁和参谋长赵镇藩一起,积极支持军长王以哲的联共主张,坚决贯彻洛川会谈和后来的延安会谈的决议,帮助红军筹措和运送弹药、武器、药品等军用物资,保护红军人员往来的安全,为促进东北军实现联共主张做出了贡献。
“西安事变”后,吴克仁率领六十七军开进陇东平凉地区,与红军一起,共同监视南京亲日派首领何应钦派遣进犯的部队和胡宗南的部队。
1937年“二・二“事件后,吴克仁接任第六十七军军长。他坚决执行代理东北军总指挥于学忠和中共中央代表团周恩来的指示,晓谕全体官兵以大局为重,驻防原地,防范中央军乘慎首隙而入,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七七事变“后,吴克仁率六十七军征战沙场,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松沪抗战中英勇战斗,吴克仁在指挥部队渡河转移时中弹落水牺牲。
于德辅:黑龙江图书馆建设者
于德辅(1898 1971年)字明浚,黑龙江省兰西县人,1916年迁居拜泉县。
于德辅幼年读私塾,后入省城深造,毕业于黑龙江省第一中学。1924年毕业于国立北平法政大学,回省后曾在黑龙江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任教员。
1925年4月,黑龙江省政府决定恢复已停办5年之久的省立图书馆。经省教银码育厅长王宾章推荐,被聘为馆长。这时,省立图书馆已是名存实亡:馆舍被省立第一师范占用,原有藏书由教育厅代管,也已是散失不全。于德辅上任后,暂借省教育厅的几间房,置办备品,收集失散图书,购买新书,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恢复了图书馆的业务。
日伪统治时期,他拒不与日本人合作,坚决辞去馆长职务。转到教育部门。
抗战胜利后,被委任为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秘书长,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作出贡献。1950年4月,省政府派他重返省立图书馆(今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任主抓业务的副馆长;他很快恢复了图书馆的工作。
1954年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后,省立图书馆改名为“齐齐哈尔图书馆”。于德辅通过数年的艰苦工作,精心整理,使馆藏的11万余册古籍得以妥善保存。他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出一批图书馆专业工作人员,在数十年间,为黑龙江省的图书馆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锡财 黑龙江省烹饪元老
张锡财(1898 1982年)山东掖县人,是黑龙江省烹饪元老之一。
张锡财15岁到北京前门外正阳楼饭店学徒,师从原宫廷御厨鲁周楷,受到师傅的器重,特传给他《故宫万年菜谱》一册。张锡财如获至宝,朝夕捧读,深钻默记,刻苦实践,逐步掌握了宫廷菜的真谛。他做的宫廷名菜“罗汉大虾“、“金鱼鸭掌“、“凤凰展翅“、“金蝉宝合“等,雍容华贵,惟妙惟肖。张锡财的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并显示出独到的烹饪美学观念。
1927年张锡财来哈尔滨,先后在中西饭店、新世界、铁路俱乐部、宴宾楼等一流大饭店献艺。日伪统治时期,因受日本人欺压,饭店难以经营,张锡财回山东老家养病。日本投降后,张锡财重返哈尔滨,于1948年在道里开办利华浆汁馆,所做“熏黄豆“堪称一绝。1959年调到刚刚建成的北方大厦主厨,曾多次接待西哈努克等国内外贵宾。
几十年来,张锡财所创名菜不计其数,体现其技巧和创造性思想,流传下来的有北方大厦4道菜:“北海珍珠“、“方丈抢钱“、“大鹏展翅“、“厦门聚会“。
张锡财性格耿直,作风朴实。他对徒弟的选择培养极其严格,传授技艺的方法也很独特。他强调以启发诱导为主,反对简单模仿、照葫芦画瓢。他从来都是个别传授,并不许记笔记,而要求徒弟动脑筋领悟精神。大徒弟于春涛是黑龙江省特一级烹调师,1981年率团赴香港表演,其“飞龙宴“轰动香港。嫡传弟子董延令、孙永增、李宝珠,再传弟子宋国胜,都是黑龙江省接待部门的特一级烹调师。
任国桢 黑龙江中共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
任国桢(1898 1931年)原名任鸿锡,又名任国蕃,曾化名刘子厚,字子卿,又作子清,奉天省安东县(今辽宁省丹东)人。黑龙江中共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
任国桢1906年入私塾读书,后进入公办学堂。1914年考入安东县立中学。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俄文系。
任国桢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接受新文化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五四“运动后,任国桢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探索中共革命的道路,经常给苏联塔斯社和《真理报》撰稿。1920年鲁迅先生到北大讲课,任国桢结识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还为他的译著《苏俄文艺论战》写了“前记”。1924年在北大毕业后,专门从事翻译工作。
1925年春,任国桢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发生后,任国桢被北方区委派到奉天开展革命活动,并发展共产党组织。他在奉天积极宣传马列主义,以“基督教青年会“为掩护,与吴晓天一起开办了“暑期大学“,招收进步青年,向他们系统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在此基础上,于1925年秋成立了奉天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奉天支部。此后,党的组织在奉天地区不断发展壮大。
1925年9月中共北方区委派任国祯到哈尔滨。他以《东北早报》编辑的公开身份为掩护,从事宣传马列主义和恢复、筹建党组织的工作。1928年10月,任国祯调任中共哈尔滨县委书记。其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东北,正企图在中国境内修建吉会、长大等五条铁路。此一消息传开,立即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哈尔滨,以爱国学生为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修筑五路的斗争。任国桢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立即组织所属党团组织投入到运动中去,加强对斗争的领导。11月9日,哈尔滨工人、市民、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这一斗争虽然受到了反动军警的镇压,但我党领导的这次反对修筑五路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1929年2月,任国桢任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7月,改任由哈尔滨县委改组成的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期间,“中东路事件“爆发。任国桢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领导了中东路工人的斗争。之后,任国桢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常委兼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长。
任国桢在哈尔滨期间,一直从事党的工作。由于经费有限,他的生活十分艰苦。他的住处除了一张破旧的躺椅外一无所有。屋地上铺着稻草,罩上床单就是他的睡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任国桢怀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1930年1月,任国桢离开哈尔滨后,曾任山东省委书记。此间,经组织介绍与陈少敏结为夫妇。省委被破坏后,任国桢经北方局调任北平市委书记。1931年10月9日,任国桢在太原被敌人杀害。
赵尚志,张左己,赵希正,程德全,婉容,马占山,王益三,陈玉谦,曲晓平,周链旦铁农,陈云林,陈梦雷,胡斗南,袁寿山,纪亭榭,吴克仁,王喜斌,于红臣棚洞扰,马骏颤悄,张闻天,陈雷,陈俊生,冷云,刘英俊,温刚,单振芳,马朝旭,夏立华,杜显忠,汪雅臣,陈荣久,李延禄,汪亚臣等。
1931年11月4日,在黑龙江省嫩江桥面,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率领中国军队,向发动进攻的日本侵略者奋起反击,打响了武装抗日斗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武装抗日的序幕。
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迟祥哗字秀芳,汉族,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祖籍河北省
丰润县。绿林出身,精于骑射。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兼黑龙江省陆军步兵第三旅旅长。“九・一八”事变后,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不满于蒋介石奉行的不抵抗错误政策,决心进行抵御。11月4日,日宴握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4000多人,向嫩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江桥战役正式打响。中国军队在嫩江桥及其附近的大兴地区,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拼杀。马占山将军一面调兵遣将,一面亲临前线指挥。这次战斗,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受到的重挫。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600余人。
1932年2月,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投降日本,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后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同年4月摆脱日军监视,在黑河举兵反码行正,通电继续抗日,并揭露伪满内幕,任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总司令。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1940年任黑龙江省主席,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46年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1949年1月与傅作义、邓宝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宣布起义。
程德全,1907年,改黑龙江将军辖区为行省后出任第一任巡抚;方拱乾,流人,曾著《宁古塔志》 (又名《绝域纪略》);李金镛,漠河金矿自俄方收回后,1887年首任主持开矿事宜,4年后漠河金矿年产达3.7万两;马骏,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中共北方区委派往黑龙江,在告神哈尔滨组织“救国唤拍链醒团”, 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马占山,1931年,日军大举进犯黑龙江,马占山就任黑龙江省主席, 组织了江桥抗战;周保袭友孙中,东北抗日联军五军军长;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李兆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赵一曼,1935年任中共珠河区委书记,同年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萧红,女作家,著有《生死场》,出版时鲁迅亲为校对并作序,她的作品还有《红的果园》、 《牛车上》、《马伯乐》、《呼兰河传》等;王进喜,石油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大庆石油会战时,五天五夜,坚守井场,被誉为“铁人”,是会战的第一标兵。
抗日民族英雄 杨靖宇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